- 本课程为精品课,您可以登录eeworld继续观看:
- 1.6 What are Creepage and Clearance_
- 登录
- 课程目录
- 课程笔记
欢迎观看高精度实验室隔离系列的“数字隔离器基础”
培训视频。
在这段简短的视频中,我们将回顾爬电距离
和电气间隙的基础知识,以及在计算
给定应用的适当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时
需要考虑的设计注意事项。
要了解更多信息,请从 ti.com 下载
模拟应用期刊。
增强型隔离器器件可以提供
与两个串联的基本隔离器
相当的绝缘。
而且,就其本身而言,增强型隔离器
被认为足以确保电气安全,
具有抗高压能力。
增强型隔离器的数据表应始终
在一个表中包含与安全相关的
合规证书。
基本认证和增强认证都
对最低应用电压测试以及爬电距离和
电气间隙有最低要求。
什么是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它们有何不同?
爬电距离是指两个导电路径之间
沿着固体绝缘体的表面测得的
最短距离。
最短路径通常位于
封装体的末端附近,如此处所示。
电气间隙是指两个导电部件之间
通过空气测得的最短距离,
通常是按右图所示进行测量。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距离要求
是通过给定应用的系统级标准要求
来确定的。
对值的要求受以下两个关键因素的影响:
工作环境和施加的工作电压。
让我们先谈谈环境。
在评估给定应用的爬电距离和
电气间隙要求时,必须考虑
隔离器的工作环境,特别是
环境污染等级和海拔高度。
为什么?
根据 IEC60664-1,这两个因素
直接影响最小爬电距离
和电气间隙要求。
在存在烟雾、金属微粒、
海盐喷雾或其他污染物的
严重污染环境中持续运行
隔离器,污染等级则会较高。
这些环境的一些隔离器示例
可能包括用于太阳能、风能或电子计量的
隔离器。
这是因为高度污染的环境
可能导致封装表面退化,
从而在隔离器上形成导电路径。
这种现象称为“漏电起痕”;
为了最大限度降低影响,
可以选择爬电距离较大的隔离器
或相对漏电起痕指数 (CTI) 较高的
隔离器。
CTI 指数较高的材料对导电路径具有更强的抑制力,
这是因为这类材料使用了更高质量的封装模化合物,
在给定的爬电距离和工作电压下,此类化合物
属于编号较低的材料组。
给定器件的 CTI可在数据表中找到,
并会在规格部分明确指定。
最小爬电距离表显示了爬电距离的
要求,具体值取决于工作电压、
污染等级以及用于增强隔离的
隔离器封装模塑化合物的材料组。
根据 IEC60664-1,对爬电距离的要求
随着工作电压和污染等级的增加而增加。
但是,通过选择具有较高 CTI 的
较低材料组,可以降低
爬电距离要求。
新型隔离器使用最优质的模塑化合物,
属于 CTI 材料组 1,并采用多种封装。
这些隔离器可用于高海拔设计
并能承受更高的污染等级,无需
在 PCB 制造中采取额外的步骤。
表 1 显示了两者之间关系的要求 -
表 1 显示了爬电距离的
要求,具体值取决于工作电压、
污染级别以及用于
增强隔离的隔离器封装模塑化合物的
材料组。
除了污染级别、工作电压和材料组外,
还必须考虑其他海拔高度
因素。
在海拔 2,000 至5,000 米的高海拔位置,
气压明显较低。
因此,峰值过电压,例如电涌
或临时过电压,很容易
在隔离器引脚之间引起电弧。
在高海拔位置运行的器件
要求插针之间有更大的间距。
表 2 显示了一些乘积因子,
根据 IEC60664-1,在更高海拔高度
必须按此因子增加电气间隙,从而防止电弧。
例如,如果使用的工作电压为
800V RMS,污染等级为 2,
材料组为 1,则根据 IEC 规范,
最小爬电距离要求为 8 毫米。
如果同一应用处于海拔
5,000 米的位置,则最小爬电距离
将按照 1.48 倍的因子增加。
传统上采用的是
在印刷电路板上沉积绝缘聚合物
或其他材料的保形涂覆或
灌封技术来降低隔离器
周围的污染等级。
这样可以降低对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要求。
但是,这些方法会增加成本,降低可靠性,
还需要在 PCB 制造中执行额外的检查步骤。
采用高质量模塑化合物制造而成的
宽体隔离器无需保形涂覆或灌封,
因此可以简化PCB 设计并提高
制造可靠性。
总而言之,在计算所需的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时,应考虑的一般因素
包括:
第一,了解绝缘类别。
需要的是增强型隔离还是基本隔离?
第二,了解具体应用所需的
绝缘工作电压。
第三,确定工作环境的污染等级,
即 1 到 4。
第四,确定具体应用中
工作环境的最高指定海拔。
第五,了解所使用的
数字隔离器的材料组,
通过制造商的数据表可以了解这一信息。
最后,第六,对于具体终端设备,
确定所有必要的特殊系统注意事项。
以上就是我们对“数字隔离基础”系列的
爬电距离和电气间隙的概述。
感谢观看,请参加测验。
课程介绍
共计13课时,2小时21分36秒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推荐帖子
- 请教TMS320VC5509A二次Boot问题,谢谢
- 本人自行编写的二次加载(Pageload)程序在CCS3.3开发环境下通过连接仿真器可以将FLASH中的用户程序搬移到DSP的RAM中并能保证其正确运行。但是,当我将二次加载(Pageload)程序烧写到FLASH中,想利用C5509A内部固化的bootloader先完成二次加载(Pageload)程序的加载,然后再完成用户程序的加载时出问题了,程序加载后只能执行一部分,另外DSP与FLASH是通...
-
969121641
DSP 与 ARM 处理器
- 【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脉搏采集显示-总结
- 没想到这么快比赛就要结束了,想想确实心有不甘啊。这中间有收获,也有遗憾。收获:1.通过MSP430FR5969读取显示手指上的脉搏信号和计算心率值的功能完成。 2.熟悉了MSP430FR5969的特性,学习了energia软件的使用,在430ohm论坛上和国外的MSP430粉丝们交流了一下,请教...
-
anning865
微控制器 MCU
- 如何简化 AC/DC 适配器设计
- 作者:Brian King如果您最近在TI 网站上购买过低功耗 AC/DC 控制器,您可能已经注意到了 UCC28910。这款小部件可大有来头!它是进军高电压集成 FET 市场的第一款产品,就像我们很多最新反激式控制器一样,它也具有一次侧稳压 (PSR) 优势。通过将控制器与集成型 FET 和 PSR 相结合,您可显著简化 AC/DC 转换器设计。在您试图设计包括电源在内的任何产品时,使其保持简单...
-
qwqwqw2088
模拟与混合信号
- 【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我的示波器也完成了+全景放送。
- 本帖最后由 youki12345 于 2015-1-11 17:57 编辑 前后总共花了几十天,终于把示波器做好了。开始本来琢磨做做基本的运动辅助装置的:比如说计步器啥的,但以前也做过,再做也没啥意思。琢磨这这个既然是个低功耗的大赛,还是做做仪器仪表部分吧。于是就有了这个便携式示波器。具体指标的话800k左右的波形还是可以显示的,再高就有点失真,我估计是因为主频的原因。首先看看系统的整体吧,有...
-
youki12345
微控制器 M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