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源设计小贴士44_1:如何处理高di/dt负载瞬态_1

+荐课 提问/讨论 评论 收藏
  • 视频加载中。。。
课程介绍 共计1课时,8分25秒

电源设计小贴士44_1:如何处理高di/dt负载瞬态_1

TI 电源设计 负载瞬态 电源管理设计贴士

就许多中央处理器 (CPU) 而言,规范要求电源必须能够提供大而快速的充电输出电流,特别是当处理器变换工作模式的时候。例如,在 1V 的系统中,100 A/uS 负载瞬态可能会要求将电源电压稳定在 3% 以内。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要认识到 这不仅仅是电源的问题,电源分配系统也是一个重要因素,而且在一款解决方案中我们是很难将这二者严格地划清界限。

这些高 di/dt 要求的意义就在于电压源必须具有非常低的电感。重新整理下面的公式并求解得到允许的电源电感:

powertip44_01.GIF

在快速负载电流瞬态通道中电感仅为 0.3 nH。为了便于比较,我们来看一个四层电路板上的0.1 英寸 (0.25 cm) 宽电路板线迹所具有的电感大约为 0.7 nH/英寸 (0.3 nH/cm)。IC 封装中接合线的典型电感在1 nH 范围内,印刷电路板的过孔电感在0.2 nH 范围内。

此外,还有一个与旁路电容有关的串联电感,如图 1 所示。顶部的曲线是贴装在四层电路板上的一个22 uF、X5R、16V、1210 陶瓷电容的阻抗。正如我们所期望的那样(100 kHz 以下),阻抗随着频率的增加而下降。然而,在800 kHz时有一个串联电感,此时电容会变得有电感性。该电感(其可以从电容值和谐振频率计算得出)为 1.7 nH,其大大高于我们 0.3 nH 的目标值。幸运的是,您可以使用并联电容以降低有效的 ESL。图 1 底部的曲线为两个并联电容的阻抗。有趣的是谐振变得稍微低了一些,这表明有效电感并不是绝对的一半。基于谐振频率,就两个并联的电容而言,新电感则为 1.0 nH 或ESL 下降 40%,而非下降 50%。这一结果可以归结为两个原因:互连电感和两个电容之间的互感。

powertip44_02.GIF

图 1 并联电容阻抗寄生现象衰减效果

电流通道的环路尺寸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连接组件中的寄生电感,组件尺寸决定了环路的面积。尺寸与电感相关系数如表 1 所示,其显示了各种尺寸陶瓷表面贴装电容的电容电感。一般来说,体积越大的电容具有更大的电感。该表不包括电路板上贴装电容的电感,在我们以前的测量中该电感由 1 nH 增加到了 1.7 nH。另一个有趣的问题是端接的位置对电感有很大的影响。0805 电容在电容的较短一侧有端接而0508 电容则在较长的一侧有端接。这几乎将电流通道分为了两半,从而大降低了电感。这种变化了的结构将电感降低了四分之一。

表 1 陶瓷 SMT 电容尺寸会影响寄生电感

尺寸 ESL(nH)
0603 0.6
0805 0.8
0508 0.2
1206 1.0
0612 0.2
1210 1.0

总之,高 di/dt 负载需要仔细考虑旁路问题以保持电源动态稳压。表面贴装电容需要非常靠近负载以最小化其互连电感。电容具有可能避免大量去耦的寄生电感。降低这一寄生电感的并联电容是有效的,但互连和互感减弱了这一效果。使用具有更短电流通道的电容也是有效的。这可以用体积较小的部件或具有交流端接(其使用了更短的尺寸用于电流)的部件来实施。

下次我们将讨论高 di/dt瞬态负载以及其在设计和测试电源时的意义,敬请期待。 届时我们的讨论重点从本地旁路转变为电源设计意义。

展开

推荐帖子

AD7606采集语音信号出现诡异杂波,请大神们帮忙看看
小弟最近在做DSP从AD7606同步采集6路语音信号,代码是使用一个定时器去定时开启中断,进入中断去启动AD转换,然后拿取数据。采集出来的语音信号有电流声。转换成语谱图如下: 横坐标时间,2s,纵坐标频率。 eeworldpostqq...
kent DSP 与 ARM 处理器
请教关于基于THS7001可控运放的增益控制问题
最近在做一个项目,我负责的部分是通过控制一级放大器来控制增益但是控制增益又是需要控制运放的反馈电阻,所以我想知道如何用单片机控制的dac得出的电压来控制THS7001的增益呢?先谢过!...
wlmqysh TI技术论坛
CCS 优化禁止后,下载后没有效果?
CCS 优化代码功能禁止后,下载后没有效果,这个怎么弄? 只有优化功能禁止后才能才能在debug模式下查看变量的值 ...
子夜山外 微控制器 MCU
不能在TI下载CCS
注册完成后点击下载CCS要填写相关信息,填完点提交就是                   404页面不存在或已被删除 ...
shun060527 微控制器 MCU
分享到X
微博
QQ
QQ空间
微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机器人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文章 手机版

站点相关: EEWORLD首页 EE大学堂 论坛 下载中心 Datasheet 活动专区 博客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