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目录
- 相关资源
- 课程笔记
大家上午好
我是德州仪器华南销售团队的技术支持
我叫张族贤
英文名叫 Hisen
那今天很荣幸
跟大家介绍一下
介绍一下关于 TI
在新生代的一些快充的技术
那我们今天主要直播的内容有三个点
那第一个是快速充电的发展
以及它在终端设备上的设计挑战
那第二个就是说
我们手机充电芯片的技术的演进
然后第三个就是说
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新生代的充电芯片
它目前已经登上了舞台
它有超高的效率
非常小的尺寸
有非常好的功率密度
大家可以一起来看一下
那就我们刚才刚才在那个线下的时候
我看到了很多的
有很多网友发了一些问题
那这边可以看一下
就是我们快速充电发展到现在
我们的标准
其实从以前的五伏 1 安
到现在的五伏 2.4 安
到现在的一些标准
比如说高压的快充协议
和低压的快充协议
再到后面的我们的比如说 USBPD3.0 的
这种下一代的基于电荷泵的
和三电平的充电 IC
那这个就是在这三个领域
TI 都有相关的充电 IC
以及与之对应的快充标准进行对应
所以这个就是在下一代的充电IC
我们这边是叫做 MaxCharge
第三代的充电
MaxCharge 第三代充电
然后它也支持了 USB PD 的协议
和 USB PPS 的协议
OK 在快速充电中
其实我们在设计中带来的挑战
主要有哪些
那第一个就是说
我们要传统的适配器
要突破传统的适配器的功率的限制
传统的适配器可能只有五伏一安五伏两安
那这个时候我们说快充的话
那快速的充电器它首先要支持
大电流的输出或者高压的输出
这样才能满足功率的要求
那在满足功率的要求的情况下
我们的终端设备
需要在外壳温度保持在一定的情况下
那我们如何去优化它最大的充电电流
那在这种情况下
我们就需要我们的充电芯片
通过提升转化效率来降低热的损耗
因为整个充电流程
相当于是这边一个充电器
它会通过我们的线上面
会产生一个电压
一个固定的电压
给电池进行充电
那这个电压到充电之间
中间是有一个充电IC
那充电IC就是把这个电压
到这个电流之间
电压转化成这个电池的电压
然后并且转化成大电流来进行充电
充电 IC 的效率
就取决于整个芯片的
这个整个这个移动设备的发热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
所以说我们就需要我们的充电IC
会有更好的效率才能满足这样的需求
那快充的情况下充电IC
不仅要满足快速充电
电流要大效率要高
同时也要能保证电池的安全
以及电池的寿命
其实我们再强调一下
就是我们终端设备在实际考虑中
我们有个外壳温升的限制
一般我们的手机的外壳
或者移动设备的外壳
需要保持在40度以下
当然我们都不希望
我们在充电的时候非常的烫
比如说我们打电话充电的时候
会把耳朵烫到这种应用场景
是大家都不希望的
这样非常影响充电体验
那在这种外壳温度
它是又是由我们的功耗
就是我们的 power loss
和我们本身器件的温升
和整个电路板的总的温升构成的
那在外壳温度固定的情况下
我们如何才能提供更好的
提供更大的充电电流
这就要要求我们的充电IC
我们的 charger 的效率要不停的升高
那再来问的问题就是
为什么充电芯片的效率提升是它的关键
首先这个看一下
就是这个是我们一个
两个不同充电 IC 的一个区别
那上一代的充电 IC 我们可以看到
它的充电效率在 2.2A 的时候
它是它是 91 的效率
在下一代的时候我们换到了
提升了 2.5 到了92.5
这个时候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是效率
这个是充电电流跟效率的关系
那再来看这张图
我们换一个角度来看
就是我们的充电电流
在充电电流固定的情况下
输入电压固定的情况下
我们产生的效率损耗 power loss
是怎么样一个不同
那首先来看如果是同样一个
黄色的充电 IC 来看
在充电电流在 2.2 安培的情况下
我们的功率损耗是 0.82 瓦
那如果我们在保持同等功率损耗的情况下
就是保持手机整个温升不变的情况下
那我们换用新的充电 IC
来看一下那新的充电 IC
由于效率更高
它的功率损耗更小
其实在同等的功率损耗的情况下
它可以做到提升到 27%
所以就是我们提升 2.5 的效率
其实可以换来 25 的电流的增加
而且同时要保证手机的芯片的
温度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偏差
所以说这就是为什么
我们充电器 IC 的芯片的效率
一定要提高提高再提高
这张图我们主要是介绍一下
这张图我们主要是介绍一下
就是功率损耗和充电IC的一个
在手机系统上设计的一个关系
那这张图我们可以看到
我们传统的充电 IC
是在 BQ25890 和 892 的话
它功率损耗可能功率的效率的话
可能只有在比如说在90%和92%之间
其实能用到的区间的充电电流
如果手机如果我们固定
比如说刚才我们说的那个功率损耗
可能在手机上讲的话
一般来说保持 40 度的话
那我们其实整个的功率损耗
可能就在 0.75 瓦到 1 瓦之间
那在固定了这个功率损耗的情况下
我们要选择一个更大的充电效率的话
那我们有很多的选择
那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
是用 890 和 892
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
首先是我们把我们的功率损耗固定以后
把芯片温升固定以后
我们现在可以进行选择
在之前我们只能选择 890 892
这种充电 IC
那今天我们在18年来看的话
我们有新的一个选择
这个因为PPT这个这个动画的问题
我们这边有两个 25970 和 910 的
这个曲线放在后面
所以其实今天我们来看的话
我们的这个范围
可以提升到了三安到六安
在以前的话可能只有 2-3A
这样一个过程
这个是我们 TI 充电芯片的
一个创新演进
这张 slice 那主要介绍是说
我们TI从14年开始
在持续性的对充电方面
进行了持续性的投入
包括14年的2419系列
那还有2589系列
那14年2419系列
主要适用于 5V 2A 这种应用场景
2589系列主要适用于高压
和双引擎这种充电IC的这种场景
那包括我们的16年17年的
这种2587x这种系列
这个适用于低压大电流的应用场景
在17年我们也推出量产了一款叫
叫 Switch cap 的 charger
那这款充电 IC 是支持高压的
高压的输入的充电
在低压的基础上做了一些演进和改变
那基于18年我们还有一颗新的产品
是用 BQ25910
那这一款是第一款业界的
三电平的 buck 的充电 IC
它的拓朴跟一般 buck 有些不一样
但它能实现跟 buck 同样的功能
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一个从IC
那我们来简单说
今天我们主要讲两个充电 IC
那这个就是25970的电荷泵的
充电 IC 的一些简单的原理
那这个电荷泵的充电 IC 的简单的原理
它是这样一个工作流程
就在工作一的时候是Q1跟Q3打开
那我们可以对应到这张图
可以看到的是我们在通过输入端的
输入端电压给给电容充电
然后同时给电容 1 2 进行充电
充电以后然后这样
这个让电容 1 2 的电压
完全保持一致的以后
那我们看到这个
是我们充电电流上的
这个电容的纹波的波形
那在2的时候
我们的 C通过这样通过Q2Q4导通
通过把这个 Cfly 上的电容的电压
传递的能量通过这个东西
传递到这个输出端
让这个整个充电流程的 Cfly 上的
电容的纹波保持一个不变
那这样的话在实际工作过程中
是通过了 Cfly 的电容
进行了那个电荷的一个搬运
也实现了那个能量的传递
因为这种电荷泵似的那个充电IC
它的拓扑它有几个好处
第一个是说它在零电压零电流
它能实现零电压的开启和零电流的关断
它这样的话能够保证
这个整个充电IC的充电效率
达到非常非常的好
然后第二个然后它在效率优化上面
还有就是本身没有整个通路
它没有电感的器件
没有感性器件的话
它其实没有二极管的导通
在 MOS 管关闭的时候
它没有二极管的导通
它没有反向恢复的时间
那最后就是我们这个整个充电通路
没有电感的器件
也没有电感的 DCR 的效率损耗
所以整个过程
只是它的导通损耗
占了整个充电IC的
一个比较大的一个点
那这张图就是可以看到
我们25970的最核心的一个 spec
那就是说这个充电IC
我们可以看到它在六安培的情况下
充电的效率可以达到96.5%
那我们也看到刚刚在零点八瓦的这个
这个 power loss 的情况下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充电IC可以实现
六安培的一个充电
那这个完全就是
完全就是说同等的功耗
就跟上一代比是同等的功耗情况下
可以实现六安培
而之前的我们的 25890
可能是在 2-3A 这样一个区间
是大幅度的提升了
这个我们的热裕量和 power loss
这个大幅度地降低了我们的power loss
那25970除了实现如此高效以外
它还有它还有除了这个除了充电
除了电荷泵这个拓朴结构比较高效以外
它还可以实现的是说
它做一个充电IC的一些重要功能
那它充电 IC 的一些重要功能
主要是第一个就是说
我们集成了一个外部 MOS 这个功能
那集成外部 MOS 的话
因为我们这个 slice 本来是个动画
那这边现在没有了
我就大概跟它讲一下
就是说外部的话一般来说
我们是一个 OVP 的一个器件
它会加一个在整个充电过程中
会前面会加一个 OVP 的这个器件
作为保护防浪涌的保护
那这个 OVP 的器件的话
通常情况下讲它是一个
串在这个整个通电通路上的
它的大概的 Rdson 的话
大概是 10 到 20 毫欧之间的一个水平
但是我们这个 TI 的这个25970
它集成了一个外置OVP的一个这个保护
它是可以通过控制一个 MOS 管
来控制这个 OVP 的这个功能
相当于是把外置的OVP的功能
变成了一个分立的
用 MOS 管搭的一个方案
但是用 MOS 管的话它就有个好处
那 MOS 可以选择 1 到 2 毫欧的这种
那可以保证在正常的
3A 电流输入的情况下
它至少可以节省80毫瓦的一个功耗
那其实这套方案就是说
这个是作为 TI 充电IC里面特有的一个功能
然后它本身的这个OVP的响应速度的话
它也可以达到了本身OVP的一个功能
可以达到纳秒级的响应速度
也是非常的快
可以作为浪涌
可以防止前期的一些浪涌的保护
那第二个点就是说
我们有一个12比特的高精度的 ADC
可以用于整个充电控制中的电压电流
还有包括输入电压和输入电流的
信息的控制和采集
那这个可以看到我们可以随时
因为在这个充电过程中
我们可能需要知道
电池的实时的电压电流
和输入端的实时的电压电流
同时把这些信息反馈到适配器
通过适配器来进行调节
那这个时候就需要
那个是我们采的这个电流
是非常精确和实时的
那这个就是我们12位 ADC
在整个过程中的应用
那刚才还有一个网友质问的
就是说我们这个充电IC
是不是集成了这个温度监控
那我这边介绍一下
就是我们这边集成了两种温度保护
第一种是监控就是 TS_bus
可以监控到USB端口的
你放一个 NTC 电阻
接到这个USB端口上去
监控USB端口的保护
第二个就是 TS_bat
就说接到电池上面去
那这两个 NTC 就可以分别作为
充电的输入端端口的检测
和电池端的一个检测
那通过这个办法
我们就可以硬件的实时的监控
那个输入端的温度和充电的温度
也实时的系统上
对这两个端口的温度进行实时控制
那此外那这个我们还有一些
很多的一个 protection
就是说很多的保护功能
包括了电池电压的过流
电池电压的过压
然后还有输入的
输入电压的过流
输入电压的过压
和我们这个整个 Cfly 电流的过流的保护
保证了整个充电过程中的安全可控
那这张就是我们的BQ25970的page
那这边主要是介绍一下这个产品
我们现在已经量产了
可以再大家可以登录 ti.com
上面去搜 BQ25970
就能下载到相关的信息
也可以在我们的 TI store 上面
申请 EVM 和 sample 进行测试
那刚才还有一个网友我还提到了是说
就是 BQ25970 最大支持的充电电流是多少
大概可以看到这边就是
这个最大支持是 8 安培
所以说大家可以基于这个自己的要求
和自己的充电的电池的规格来进行选择
那另外除了 25970
我还要跟大家介绍一个是我们的BQ25910
这个也是我们一个很厉害的一个
黑科技的一个产品
它为什么说是黑科技
它是业界第一款三电平的充电IC
那也是我们的第三代
max charge 的第三代
什么叫三电平
那我先介绍一下这个它有什么好处
然后我们再介绍一下
三电平的一些基本的工作原理
那这个充电IC它的好处
第一个是说效率上
它将相对于以前 buck 的提升
是有5%的效率的这个提升
就是基于我们的25890
来进行实测的一个提升
然后第二个还有一个
我们有一个很高的
lossless current sensing 的技术
它的意思是说
我们只是通过开关管
来进行充电电流的控制
我们不需要我们的像25890上面的
Battery FET 进行电池电压
电池电流的采样充电电流的采样
那这样的话可以帮我们节省
至少10毫欧的这个
整个充电路径上节省10毫欧
那可以更高更好的提升效率
然后这个东西是说
我们主要是用于从 IC
那就是说进行一个并联充电
它可以兼容 TI 的 charger
也包括了这个平台上的一些charger
包括 PMIC 的一些 charger
都是能够实时监完全兼容的
然后还有一个我们
是可以全差分的采样电池的电压
电池的电压信息
这样能够保证电池电压无损
直接踩到电池电芯端的信息
这样的话我们可以无损就把
线路上的损耗给补偿掉
与此同时这个还有一个
我们它有 I2C 的控制
就跟以前的 25890
和 25892是非常的类似
操作起来也很也很方便
那最后就是这个充电IC的芯片
是用了我们TI最新的LPC9的一个工艺
那这个工艺的话
它能够保证我们在
充电同时非常好的情况下
同时能够保证它的这个
封装芯片的封装的面积
变得非常非常的小
那就简单来介绍一下
我们这个三电平电压的
工作的一个原理和条件
就是这个是我们三电平的
一个整个的一个拓扑
整个过程功率器件
它功率器件包括两个
一个是 fly 电容
一个是输出的电感
它在工作的时候分四种条件
那我们这边分两种情况来讨论
就是输入电压
输入电压比较高的时候
比如说电池电压是四伏
那输入电压比较高 高于八伏的时候
那这个时候我们的工作场景来看一下
那输入端的时候
我们是Q1跟Q4在正常导通
那 Cfly 的电压
我们可以认为是1/2的 vin 的电压
那那其实我们可以看到
如果 Cfly的电压是1/2的Vin的电压的话
那SW点的电压
那就相当于是Vin减去 Cfly
就等于1/2的Vin
然后1/2的Vin电压
给电感电流给 Vout
给电感电流减去 Vout
的那就相当于是Vin电压
如果比 Vout 的电压高
1/2 的 Vin 比 Vout 高的话
那就是 VSW 给电感电流进行充电
那我们可以看到电感的电流是这样上升的
那这样在这个周期里面
我们的 Q2 和 Q4 是导通的
那相当于是这个是正常的一个 buck 的
类似的我们电感电流的一个续流的周期
那相当于是电感电流
就相当于是通过电感电流续流
然后导致让电感电流逐渐的放电
那第三个 第三个周期就比较有意思了
是通过这个电容为 Cfly 的电容
给这个电感进行充电
因为我们可以看到
刚刚电荷泵里面也能储能
那这个 VCfly 也能够储能
那通过这个办法可以
让这个 VCfly 上面的电压进行得到释放
并且给电感电流进行充电
那最后一个周期
还是一样这样一个 buck 周期
那这样来看来的话
就是一个电感电流续流的过程
那整个过程可以看到
整个过程它是分了那个
小于50%和大于50%
那但是其实对于输出来看的话
其实是完全是一个
跟传统的 buck 结构是不是相类似的
它是一个电感电流上升下降
上升下降的一个过程
只有输入端的这个功率级上面
是有些不一样
那我们来看下一页
下一页是说
当输入端的占空比大于50%的时候
意思就是说输入端是五伏
输出端还是四伏的时候
那这个时候 VCfly 电压
也是 1/2 的 Vin
那这个时候可能只有 2.5 伏
那在这个地方我们可以看到
当输入端减去 VCfly
SW的电压是只有2.5伏的时候
它是怎么给电感充电的时候
实际上这个时候是电感续流的过程
所以相当于是说
电感的电流在这个时候是被放掉的
然后那如果在这个放的过程中
我们如何保证电感电流在下个周期
能够恢复回来
那所以说我们这个控制逻辑
现在发生了一些变化
Q1跟Q3导通
那这个时候是Vin的电压
直接给电能电流进行充电
那这个时候也是一个
电荷电流充电的过程
电感充电的过程
那还有一个过程就是我们 VCfly
进行放电的时候
通过这样一个办法
就因为 VCfly 电压比较低
那其实这个时候也是一个续流的过程
那最后还是通过这样一个
Q1跟Q3导通的情况下给电感电流进行充电
那完成了整个充电
整个的电感电流的续流
和电那个电容的续流的一个
电容的那个稳压的一个过程
那在这种情况下
那我们来看一下它有什么好处
它在不管是输入电压大于
2Vin 和输入电压小于 2Vin 的时候
它 SW 的电压它永远只有1/2的Vin
那这就保证我整个开关的时候
这就保证了我整个器件的开关损耗
会比一般的传统的 buck 会低一些
那就是整个的 switch loss 会低一些
那第二个就是我们电感电流的纹波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的对比
那如果是在50%的占空比的情况下
电感电流的纹波会比较大
由于我们这个等于1/2的Vin
所以 1/2 Vin 的电压给电感进行充电
其实是降低了我们输入端的
降低了电感电流的纹波
这个电流峰值的纹波
所以其实也降低了电感整个的 loss
Reduced inductance need
还有还有 DCR 和它的 AC 的这个功率损耗
所以三电平主要总结下来
其实就是开关损耗变得比较低
电感纹波比以前小
所以它整个的损耗
会比传统的 buck 会提升很多
那这个就是我们实测的一个
实测的效率的一个波形
可以看到我们在
25910+330nH的电感的情况下
那我们的效率
可以提升至少有5%个百分点
那我们这这边可以看到
功率损耗相同的情况下
以前 25892 是大概是 1uH 2.8A
那如果换到 25910 的话
25910 用 330nH
就可以充电充到4.3安培
相当于提升是非常大的
一个非常大的一个提升
同时的话这个芯片的这个
就是这个电感的这个体积会变得比较小
因为 330nH 的话可以把这个
330nH 的电感体积会比 1uH 的要小很多
那这个就是我们 25910 的
典型的一个充电IC的一个
双引擎充电IC的一个场景
那第一个就看到比如说
这是我们的主的充电 IC
比如说类似于 25890和25896
那这个地方做主的充电IC
那它是带 power pass 的
它需要给不仅给那个电池充电
还需要通过电池给系统供电
或者还需要输入端给系统供电
那在 25910 从 IC 功能简单一点
就是输入端直接输入只给电池充电
那这样的话
它就能够保证那在整个从IC的过程中
你的充电电流完全是可以进行配置的
所以在整个充电过程中
我们在主加从的这种方式
可以优化到这个
可以极大地优化充电的温升的一个效率
那这个是我们这个 EVM 板上的
面积的一个对比
那这边可以看到 25898 的话
整个的 EVM 的面积是76.2
那这 25910 EVM 面积56个平方毫米
所以25910的话
整个的话因为它兼容的电感比以前做得更小
所以它其实整个的面积会优化
可以优化的更小一些
然后它比本身的发热也会更低一些
那我们可以看一下
我们整个的发热的一个对比
那发热对比的话我们可以看到
25910 在同等的充电条件下
9伏输入3.8伏充电电流三安培
那25910整个充电IC的温升才43.5度
然后这个25898
这个的充电IC的温度是51.5度
可以看到就是同等的 EVM 的情况下
那25910可以减少7.5度的这个therma
可以减7.5度的温升
那其实对于对于客户来说
如果你要把这7.5度提升上来
那充电电流就会相当的大
是通过这个办法
你可以两种设计思路
一种是保持充电电流不变的情况下
然后我们可以把它这温度做的
就芯片的温度会做的更低
那还有就是把芯片温升不变的情况下
那可以把充电电流做得更大
那这个就是25898和25910
在配合充电的时候
进行的一个整个充电流程的一个监控
那一个测试波形
那我们可以看到
这个是我们的电池电压在不停的上升
再上升到一定阶段的时候
在恒流的快速恒流阶段的时候
25910我们进行先截止
然后25898进行后截止
进行后面的CV的一个过程
那整个过程中
可以保证它整个的时间可以做得很长
然后也能保证它能够跟主 IC 完美的配合
这个就是我们25910的整个充电流程
它其实只支持到这个CC充电
和部分的CV充电
那其实在CC就是在这种
低于电池电压比较低的时候
还是需要主IC来配合
那在电池要高的时候
它需要主IC来进行这个恒压的控制
那 910 只负责整个大电流环节中
效率最高的那一部分
那这样就能保证
整个充电速度能够更快更好
那最后总结下来其实就是
大家对于快速充电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所以也需要我们提高快速充电的电流
以及充电的功率
那给我们带来的难度
就是说我们要保证我们的
在功率提高的情况下
我们要提高我们的效率
然后同等同时也减小尺寸
然后提高整个充电 IC 的功率密度
那这个时候我们就
也提出了一些新的解决办法
就是25970和910这些
这个高效率的充电IC来突破这些挑战
那最新的手机设计中
我的建议是说
我的建议是给大家是说
可以用到这种25970和910
来提升这种快充的体验
那我们也希望就是
我们的大家可以
参加了这个直播以后
可以在网上申请我们的
在 ti.com 上面去下载我们的资料
直接去搜索 BQ25970 BQ25910
可以下载这个资料可以申请样品
那也希望大家去基于这款样品
做一些验证和测试
也最终希望大家能够
在自己的终端设备上面
能够用我们的产品
为我们的整个的
整个的手机的充电体验能够更上一个台阶
课程介绍
共计1课时,26分34秒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推荐帖子
- 5.5V 4A问题请教/
- 5.5V 4A,4A的时候带不到5.5V不过调了电压采样的电阻好像没有用,效率也有点低六级能效还差6个点,原本电感感量是1mH,电感磨气隙到2mH求大神解决。 ...
- 王智体 模拟与混合信号
- ADS8588S parallel byte mode read timing
- ADS8588S是具有8通道16位精度同步采样的SAR ADC,采样速度最大为200KSPS, 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采样电路,具有高精度和高可靠性,ADS8588S有灵活的与主机通讯模式,同时支持串行(serial mode),并行(parallel mode)和并行字节(parallel byte mode)通讯。ADS8588S的通讯有特定的时序要求,必须完全满足时序才能正确读取数据。并行字节...
- fish001 模拟与混合信号
- TI达芬奇(DaVinci)技术
- 什么是达芬奇技术? 关于达芬奇技术,TI的官方网站上有详细介绍。达芬奇技术,不仅仅是DSP+ARM双核架构的SOC芯片,它还包括一整套的软件开发包。我认为,后者才是该技术的核心。因为DSP+ARM的处理器有不少,目前的i.mx27就是其中之一。达芬奇技术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来至官网) 达芬奇软件:可互操作、优化、随时可投入生产的视频和音频“标准&...
- Jacktang DSP 与 ARM 处理器
- MSP430 IAP 程序中断向量重定向
- MSP430的IAP升级程序中在引导程序代码中会进行中断的重定向,为什么要用到向量的映射呢,引导程序的中断和应用程序的中断不冲突吗 ...
- 马建鲁 微控制器 M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