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程目录
- 相关资源
- 课程笔记
各位观众大家好
我是蔡晓栋
德州仪器负责电压参考
产品线的系统工程师
这个展示介绍了使用并联基准
再 Flyback 电源设计中的一些考量事项
这个视频会展示并联参考的工作原理
还有 Iref 和 II(def) 这两个参数
是如何让系统输出更加精准的
视频最后还会谈一下电源标准里
无负载功耗的要求
还有 TL431 对这个标准的影响
在以上电路图里
并联参考一般出现在
副边的反馈电路上来控制光耦
这个元器件通过反馈电阻
来感应着整个系统的输出电压 VKA
它感应系统输出电压
然后把光耦的电流调大或者调小
这个电流信息就会通过光耦
传输到原边控制器上的 COMP 管脚
来告诉原边控制器
去调节 PWM 的信号
来调整整个系统输出电压的大小
请注意整个视频里
都会通过 TL431 来代表并联参考
因为这是最常见的并联参考
这里会提到两种 TL431
业界标准的 TL431 和 TL431li
那并联参考在系统里是怎么工作的
在这页里我们会讲解一下
请注意在系统里 VKA 可以变大或者变小
取决于系统负载的等效阻值
然后 R1 和 R2 电阻
一般会选择高阻抗来降低功耗
在这个例子里
如果 VKA 升压超过了理想的界限
REF 管脚的电压就会增加
如果我们进入 TL431 内部来看的话
REF 管脚的电压
会拿来跟内部基准电压做对比
然后运放的输出就会来驱动输出的 BJT 管
这样 BJT 管里的电流 IF 就会变得更大
回到整个系统上来讲
这个 IF 电流就会通过光耦
传输到原边的那部分系统上去
原边的 PWM 控制器上的 COMP 管脚
会感应到这个电压的变化
然后调节内部的 PWM 控制器
最后使得整个系统输出电压
VKA 回到正常水平
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输出电压误差
这个输出电压是由上面红色的公式来决定的
假如这个系统输出电压为五伏
然后选择 R1 等于十千欧姆
如果 IREF 的值为 4uA
通过公式我们算出R2的值得是10.1k欧姆
如果 IREF 的值为 0.8uA
通过公式我们算出R2的值得是10.03k欧姆
由于电阻是离散而且有标准阻值的
所以大部分设计师
会直接选择 10k 欧姆作为R2的值
这样由于 R1 等于 R2
系统输出电压 VKA 的误差
就由公式里的第二部分来决定
也就是 IREF 乘以 R1
通过计算我们能得出在上面的例子里
工业标准的 TL431 会带来 40 毫伏的误差
相当于五伏系统里的 0.8%
TL431LI 却只有 8 毫伏的误差
相当于五伏系统里的 0.16%
再次强调一下因为要保持低功耗
一般R1和R2的阻值都会选择比较高的
在十千欧姆或以上
除此之外 IREF 的中间值
和最大值的差别范围
也会对系统误差有所影响
请注意这个误差范围代表的是
在集成电路生产时每个产品之间的差异
因为这个系统误差 VKA 和 IREF 的关系
是由红色的公式决定的
我们能得出这个误差范围越小的话
能使得系统输出变得更加精准
如果我们对比 TL431LI
和业界标准 TL431 的话
前者的 IREF 误差范围只有 0.4uA
而后者的误差范围却有 2uA
通过计算我们得出业界标准
TL431 会产生 20 毫伏的误差
TL431LI 只会产生 4 毫伏
也就是五倍的优化
IREF 这个参数是在25度下定义的
在 datasheet 里
跨温度范围的 IREF 定义为
II(dev) 这个参数
II(dev) 的绝对值
还有它的中间值和最大值的误差范围
也会对整个系统输出精度有所影响
这个影响跟 IREF 的那条公式是一样的
同样的如果 II(dev) 的绝对值
还有误差范围变小的话
整个系统输出就会更加精准
在这个例子里
业界标准 TL431 会由 II(dev) 的绝对值
产生 12 毫伏的误差
然后由 II(dev) 的误差范围
产生 8 毫伏的误差
TL431LI 相对应的
就只有产生 4mV 和 2mV 的误差
由于 IREF 会随温度变化
IREF 的最大值就是由
IREF 和 II(dev) 两个参数相加
也就是右边的表格里绿色的那一列
左上方的表格计算了整个系统里
使用 10% 误差的电阻
和 1% 误差的电阻来做对比
注意到在使用的是
10% 误差电阻的情况下
TL431LI 还能比业界标准的 TL431 更精准
这个性能提升可以转化为成本的降低
因为可以使用 10% 的电阻而不是 1% 的
电阻成本的降低有左下表格显示
这样整个系统不单只是由 IREF 和 II(dev)
获得更精准的系统输出电压
还能降低成本
除了系统精度的要求
系统设计师还要考虑例如
无负载低功耗的业界标准要求
从 2004 年以来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拥有
越来越严格的功耗标准
来规范很多电源的静态功耗
尽管现在只有美国是强制六级能耗标准
越来越多的电源供应商
都开始调整他们的系统设计
来满足全球化的标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
无负载低功耗的 Flyback 设计考量
对于无负载低功耗的要求
有好几个国际标准
我们今天就看看欧洲的标准 Eur COC
这个标准规定 49 瓦以下的电源
无负载的功耗需要在 75 毫瓦以下
对 20 伏输出系统来说
使用业界标准的 TL431 和传统光耦
会把他们的偏置电流一般设计成两毫安
那这就是 40 毫瓦的静态功耗了
再加上整个电路系统里的其他功耗
很容易总功耗就超过了
欧洲标准规定的 75 毫瓦
如果使用 TL431LI 配合高电流传输光耦
偏置电流就可以设计成 200uA
这样在反馈电路上
就节省了 36 毫瓦的静态功耗
系统设计师很容易就能设计出
符合欧洲标准的
低于 75 毫瓦的无负载低功耗电源设计
感谢大家的观看
想要了解更多的话
请登录 www.ti.com/vref
在上面可以找到更多不同功能的
电压参考技术文档和技术博客
还可以使用 TI 的 E2E 来提问问题
课程介绍
共计1课时,8分28秒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推荐帖子
- 自己做的LM3S9B96的板子,不能下载程序。
- 今天做的板子终于来了,很兴奋,好不容易焊好,可是不能下载程序。我没有JLINK,用的是TI官方的LM3S9B96 development kit 的板子上的ICDI仿真器。用杜邦线把线连好后,下载程序出现下图所示的提示 我试着断开仿真器其中的一条线,比如TDO, 错误提示会发生变化 先出现下图: 点击“确定”后出现下图 发生变化是不是代表仿真器识别到了芯片了,但是为什么不能下载呢...
- zzgezi 微控制器 MCU
- 【电子书】 The Definitive Guide to the Cortex-m3_2nd Edition
- replyreload += ',' + 1185985;这是一本为那些对 ARM Cortex-M3 感兴趣的硬件工程师和软件工程师而写的书。尽管 Cortex-M3 技术参考手册 (TRM)和 ARMv7 架构应用手册都已经提供了很详细的信息,但是由于它们都太专业了,所以看起来很困难。而《Cortex M3 权威指南》第一版曾经以极具特色的语言让许许多多的人开始了解 Cortex-M3。在这里...
- Study_Stellaris 微控制器 MCU
- 有关DM642多通道采集的问题
- 大家好,我在用DM642,现在我的程序只能用于A通道的采集,当把“/VP0CAPTURE/A/0”中的A改为B的时候,视频好像没有采集, 怎么设置才能让B通道采集,或者说A,B通道可以同时采集, 希望得到您的回答,非常感谢! ...
- zhanpeng DSP 与 ARM 处理器
- 【TI DLP创意征集】+头盔显示器
- 曾经做过一个项目,做的就是头盔显示器,可用于消防或者单兵设备等。 当时用的方案是OLED屏,因为头盔显示器要求的分辨率比较高,其他的屏一是分辨率不行, 二是无法实现VGA显示,或者驱动实现起来太复杂,外围器件多,布板占据空间也很大。而且两个OLED屏奇贵无比啊。 今天突然想到,如果用TI DLP实现起来会不会相对来说简单很多,正好TI DLP也非常适合用于近眼显示。 ...
- 191033387 TI技术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