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频段参考设计篇

+荐课 提问/讨论 评论 收藏
  • 本课程为精品课,您可以登录eeworld继续观看:
  • 中国频段参考设计篇
  • 登录
好,欢迎回来! 我是张欣伟。谢谢大家继续观看这个CC1310的硬件设计和射频设计方面的一些相关话题。 上面两个章节呢,我们介绍了这个原理图和PCB以及测试方面的一些相关知识。 这个章节呢,我们来介绍一下我们专门为中国频段定制的一些这个知识。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这个何为中国频段哈? 我们知道对于这个无线电频段来说,有一个叫ISM频段。 ISM频段就是这个工业医疗相关的一些频段哈, 它是在全球范围内来说呢,是各个国家都有自己的频段。 在这个频段之内呢,你可以免申请这个牌照, 可以直接使用相关的频段。 比如说呢,在欧洲它最流行的是868。 我们一说868,这一般是欧洲频段。 然后915呢,就是美国频段嘛。 对于中国频段来说的话呢,我们一般是这么说, 在我们的规范里面Released的是470、510以及779。 但是779,在我的客户里面,我们会看到得非常非常的少哈,应用。 主要的还是如果表累计量方面的是470到510这样的设计, 然后另外呢,就做433产品的也非常非常多。 所以通常来讲呢,我们会把400多兆, 就是433和470-510这样的一些设计呢,我们叫China Band。 另外一个频段呢,就非常非常通用, 在全球范围内来说,就是2.4G。 2.4G的话,是这个非常通用的一个频段, 所以你会见到很多2.4G的适用型的产品 以及WiFi、蓝牙、ZigBee、6LoWPAN、RF4CE这些东西,都是运行在2.4G上面的。 好,我们来看一下CC1310对于433频段的和470-510频段的一些支持的参考设计。 首先,我们看看哈,就是 在deyisupport上,我也做了一个帖子,有一些Summary。 这里面,我给大家说一下哈。 第一呢,就是我们有一个标准的400兆的参考设计, 就是它支持的频段是430到510这样的一个参考设计。 最大输出功率的是14dBm,然后如果... 它有个boost mode,就是把vdd、dBm往上提一点的话, 它可以支持到15个dBm。 但这个时候呢,它的接收电流也会稍微多一点哈。 但是对于那种发射和接收不是很频繁的设计来说, 我是建议大家给它设成15个dBm, 这样的话,它的链路预算会大一个dB。 所有的性能指标呢,就是它的性能指标,就是 也有很多客户也问我,有没有测试报告呀, 其实我们就是把这个板子的测试的结果放到规格书里面。 它做了很多很多的那种归一化的测试, 最后把这个结果Typical的这些值呢,会放到规格书里面, 所以大家如果要看这块板子性能,就到规格书里面去看就好了。 它的相关那些设计呢,也可以到网上都能检索到。 另外呢,就是针对于有些客户需要一些高功率的这种发射, 因为毕竟在整个环境当中呢,它的这个环境干扰啊等等也比较恶劣, 然后包括小无线呢,大多数客户也有这种长距离通讯的需求, 所以呢,我们也在这个433和470-510频段上面呢, 也是加了一个射频前端,来支持这个20dBm的发射功率。 为什么是20dBm呢? 因为中国在我们的规范里面写的是,要求的总辐射功率的是17dBm。 这样的话,就是说,大多数厂家都会给它设计到20dBm, 预留出3个dB呢,是给这个天线的效率去损耗的, 所以呢,就是一般把传导发射功率呢,都会做得稍微高一些。 这是它的一个概念。 相关的设计呢,我们一共提供了两套哈。 就是其实是有好多套啦,但是总的来说是两套。 一个是集成的,我们用的参考设计里面是Skyworks的一个设备前端的FEM。 然后,它相关的参考设计和 App Note呢,都是,就是应用笔记, 都在网上可以下载得到。这些相关链接。 另外呢,我们也提供了一个这种离散PA的参考设计,470到510频段的, 大家拿这个参考设计呢,就是相当于说,就更灵活一点, 包括我有第三方呢,也帮我们设计了一些33dBm,就是那种2瓦的发射。 在一些这些特殊的这种应用场合呢,都可以使用得到。 然后呢,就是最后,TI的官方还会再推出一个 这样的参考设计,就是2.4G和433频段的参考设计, 这个呢,就是很快也会Release到网上。 好,我们来看一下哈,就是这种离散PA的方案。 它一共呢 它用的是 这个单端的,就是... 嗯,发射和接收分别用的是RF_P和RF_N。 把RF_P设为接收端,RF_N设为发射端, 然后,Internal Bias,也就是说,这个Bias管脚呢,就悬空了, 我们设备前端呢,是用了一个开关来切换、发射和接收。 接收端的是没有[inaudible]的,它直接从天线端呢,就送到了芯片里面。 然后发射端呢,是经过了一个FAT管。 这个FAT管呢,嗯,是Renesas的一个FAT管。 经过一些这个匹配和这个滤波电路之后呢, 就是再经过开关送到天线端哈。 这些滤波电路呢,它主要的功能也都是 为了一些谐波啊,包括一些高刺的这种Spurs,把这些信号都滤掉。 具体的一些作用和这个参考值呢,大家可以参考这个App Note。 App Note里面都有详细的说明 这些电路都是哪些功能,它是做什么用处的。 然后,我们来说一下这个接收啊,接收机灵敏度, 因为呢,就是前面在原理图介绍的时候也给大家介绍过。 对于这种单端输入来说呢,它的灵敏度呢, 就要比差分来说呢,要恶化一些。 另外呢,这个开关也会有一些衍射声Allowance哈, 所以这块儿吧, 最后我们在接收机灵敏度方面得到的是-105dBm, 在50 kbps的情况下。 大家看哈,就是说这个链路预算,虽然说差不多, 但是要在一个真正有干扰的环境之下呢, 就是你很难是测到这个接收机灵敏度等级的信号强度。 所以大多数时候呢,就增加发射功率呢, 对于这种拉锯测试来说,来得更具有意义。 好,这个是一种离散方案的设计。 为了简化这个设计呢,TI也和这个Skyworks一起合作呢 做了这么一套 我们叫集成的 这种很紧凑的参考设计。 它的尺寸呢,要远远小于这种,而且设计难度也要低一些。 这么一个FAM,这个FAM的内部也是有 PA,加上一个开关 它也是没有RNA的哈, 所以见到在接收灵敏度, 会比这种没有FAM的会更好。 但是在这个设计里面呢, 我们用到的是External Bias, 这样的话,可以让我们的接收机灵敏度会更好一些。 这个我们实际测试呢,是106.5,平均, 有一些板子可以达到-107点几,这个样子哈。 然后,发射功率呢, 也是20个dBm。 相对来说,它在带外抑制方面呢, 也要比离散方案要好调一些。 所以,我们现在比较主推这一套方案。 好,我们来看一下它的PCB的整个一个布局哈。 左边这个呢,就是集成的方案。 我们可以看到component非常少, 如果你follow[Inaudible]的话,它的成功率非常非常高哈。 右边这个呢,就是离散方案。 可以看到,就是它这个电路呢, 比较复杂,然后也比较难调一点。 所以呢,就是建议大家,不管用哪套方案也好, 还是那句话哈,尽量呢,就是Copy我们的参考设计, 特别这个离散方案这一套。 它对于这个电长度来说的话, 还是有一些要求的。 尽量follow这个长度, 这样的话,你的项目的这个风险也会小一些。 好,这就是关于China Band的一些硬件 和射频方面的一些参考设计的支持。
课程介绍 共计5课时,53分25秒

CC1310硬件射频从设计到成型

天线 layout CC1310 sub 1310 eBom 中国频段

对TI的sub-1G 产品做了概括性介绍;对CC1310的硬件开发做了剖析:原理图、eBom、layout、调试、天线等;并对中国频段的参考设计做了详细介绍;最后还系统介绍了TI的线上资源。

猜你喜欢 换一换

推荐帖子

智能家居音频设计入门
     智能家居技术一直在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家庭采用 Amazon Echo 和 Google Home 等智能扬声器。一度只生产简单家用设备的公司,现正面临着高保真音频输出的需求。这种音频输出远远不止于普通的哔哔声或是通知衣服已经清洗完毕的音乐声;此音频技术能使电冰箱大声报读食品清单,或让照明开关提醒人们在离开房间之前关灯。     &...
fish001 模拟与混合信号
msp430PID控制电机转速编程实例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nsigned int cap_tar,cap_first,cap_last,time,pluse,flag=0,temp1; float speed,Uk,vis=0,temp2=0; /******************************************* 函数名称:定时器中断服务函数 功  ...
fish001 微控制器 MCU
关于MSP430F249、SHT10温湿度传感器测试 基于Proteus仿真
本帖最后由 tuyafei 于 2014-5-21 11:04 编辑 MSP430F249、SHT10温湿度传感器测试基于Proteus MCU:MSP430F249 Sensor:SHT10温湿度传感器 IDE:IAR for MSP430 仿真软件:Proteus 8.1 说明:1.MSP430F149和249大部分模块兼容,本设计部分除了串口部分代码需要调整其他都可以直接用于1...
tuyafei 微控制器 MCU
了解风门执行器以及在它们在汽车暖通空调系统中的驱动因素
无论在酷暑还是寒冬,乘客始终可以通过汽车的加热和制冷系统享受到舒适的车内环境。在不同类别的车辆中,这些暖通空调(HVAC)系统的复杂性和自动化程度也各不相同。经济型汽车可能需要驾驶员手动旋转旋钮来控制温度,而在高端车辆中,则可以通过传感器同时自动控制车内的温度以及空气的湿度和质量。 空气流动   无论何种类别的车辆,汽车HVAC系统都需要交换空气,并在此过程中改变其温度...
alan000345 TI技术论坛
分享到X
微博
QQ
QQ空间
微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机器人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文章 手机版

站点相关: EEWORLD首页 EE大学堂 论坛 下载中心 Datasheet 活动专区 博客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