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帖子
4条评论
xy598646744 发表于 2021-10-10 09:49 park变换的theta的角度怎么来的,是如何估计出来的?
有传感器的话,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角度。
没有传感器的话,可以通过无感观测器来实现。
视频里介绍的是基于滑膜观测器和cordic观测出来的。
大体原理:
电机定子坐标系下的反电势:alpha轴反电势 = 磁通*转速*sin(转子角度) 、beta轴反电势 = 磁通*转速*cos(转子角度)
只要观测到两轴的反电势,转子角度 = arctan(alpha轴反电势/beta轴反电势)
不过能够测量的量为:电机相电压和电流,那么通过电机模型和滑膜控制方法就可以观测出反电势,结合上述公式即可获得转子角度。
当然上述介绍了一种无感的大体原理,里面还有滤波和补偿需要考虑,同时也还有很多别的方法来做估计。
park变换的theta的角度怎么来的,是如何估计出来的?
希望以后多更新一些这种实战视频
无刷电机、无传感器控制讲的很好,受教了!理论和实战都有,很棒!
嵌入式系统
射频电路与天线
强化学习基础 张志华
直播回放: TI Matter 解决方案助力智能家居创新
直播回放: VectorBlox™ SDK - 个基于PolarFire® FPGA的低功耗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推理解决方案的快速开发平台
热门器件
随便看看
热门下载
有传感器的话,可以通过传感器获取角度。
没有传感器的话,可以通过无感观测器来实现。
视频里介绍的是基于滑膜观测器和cordic观测出来的。
大体原理:
电机定子坐标系下的反电势:alpha轴反电势 = 磁通*转速*sin(转子角度) 、beta轴反电势 = 磁通*转速*cos(转子角度)
只要观测到两轴的反电势,转子角度 = arctan(alpha轴反电势/beta轴反电势)
不过能够测量的量为:电机相电压和电流,那么通过电机模型和滑膜控制方法就可以观测出反电势,结合上述公式即可获得转子角度。
当然上述介绍了一种无感的大体原理,里面还有滤波和补偿需要考虑,同时也还有很多别的方法来做估计。
park变换的theta的角度怎么来的,是如何估计出来的?
希望以后多更新一些这种实战视频
无刷电机、无传感器控制讲的很好,受教了!理论和实战都有,很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