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入失调电压与输入偏置电流

+荐课 提问/讨论 评论 收藏
  • 视频加载中。。。
大家好 欢迎来到 TI Precision Labs 德州仪器高精度实验室 本节视频的主题是 Input Offset Voltage 即输入电压偏移误差 Vos 和 Input Bias Current 输入偏置电流 即 IB 我们将会学习运放的 Vos 参数 Vos drift over temperature 即电压漂移误差参数和 IB 的参数 以及 Input Bias Current over temperature 即输入漂移电流的参数 同时我们也会给出 TI 不同运算放大器 Vos 和 IB 的范围 那一开始我们先来定义一下什么是电压偏移误差吧 电压偏移误差是指 强迫让运算放大器输出电压为零伏时 所施加在差动输入的电压值 电压偏移误差的电压范围 一般是在 micro Volt 到 mini Volt 等级 但实际上还是得视运算放大器模组而定 电压偏移误差可以被模组化 至运算放大器晶片内部 相当于一个直流电源连接至输入端 改变 Power Supply Voltage 电源供应电压 以及 Common mode voltage 共模电压 将会影响输入电压偏移误差 那首先先来看一下运算放大器的内部 我们可以看到差动输入对应的 BJT Q1 Q2 的不匹配会导致电压偏移误差 在某些情况里 内部电阻 Ros1 和 Ros2 是 可以进行镭射调校的电阻 它们可以针对 BJT 的不匹配做补偿 来达到一个非常低的电压偏移误差 还有一些情况是在内部做数位校正电路 来达到最小化电压偏移误差以及电压漂移误差 这一页将介绍运算放大器的详细规范 上面的规格表示 Datasheet 上 所有的参数的测试条件 在这个例子里 温度是摄氏 25 度 C 负载电阻为 10k 欧姆 并且连接到供应电压源的中间值 而共模电压也设定在供应电压源的中间值 除非有另外定义 不然测试条件都是相同的 举个例子来说 当你看电压偏移误差的规格时 会列出额外的测试条件 供应电压源是正负 15 伏 共模电压为零伏 值得注意的是 我们有一般跟最大值的规范值 约在 TYP 的值涵盖了高斯分布里正负一个标准差 或是正负一个σ的值 这表示一整批的 IC 里 有 68% 会坐落在 TYP 的值以下 因此在这个例子里有 68% 的IC元件 电压偏移误差在正负 75uV 以下 那 MAX 呢 它是一个被测试出的值 所以我们不会找到有任何一颗 IC 元件 会产生 Offset Voltage 高于电压偏移误差 MAX 定义的正负 150uV 当然我们也有电压漂移误差的定义 单位是每度 C 多少个 uV 这表示的在整个操作温度里 电压偏移误差改变了多少 在这边 TYP 电压漂移误差是每度 C 0.1个 uV MAX 电压漂移误差是每度 C 两个 uV 大部分运算放大器的 SPICE 模组 已经将电压偏移误差造成的影响内建在里面 在一些额外的条件下 像是供应电源电压跟共模电压 会影响到真实事件器件的电压偏移误差 这些影响当然也都涵盖在我们的仿真参数模组里 要让仿真结果跟 Datasheet 里面的电压偏移误差 所开的规格一样 那必须要用相同的测试条件下去仿真 在这个例子里 仿真要跟 Datasheet 测试条件相同 电源供应电压设定为 5V 共模输入电压设定为电源供应电压的一半 2.5V 负载也连接至电源供应电压的一半 2.5V Datasheet 里 TYP 电压偏移误差是 150uV 模拟出来的也是 150uV 我们的目标就是要让仿真模组 跟运算放大器的 TYP 值一样 电压漂移误差的斜率可以是正或负的值 这个公式表示的电压漂移误差的定义 电压偏移误差 透过公式 可能产生出正或负的漂移 这取决于曲线的斜率 有些定义是使用绝对值 所以就不会有负的电压偏移误差值 针对电压漂移误差 我们给一个更明了的定义 这里拆成两段温度区间 当然也可以拆成更多区间来看 拆成两段区间的想法 跟如果只考虑整段温度区间头尾两个点 跟如果只考虑整段温度区间头尾两个点 所预期的误差比较起来 更加贴近实际上所产生的误差 在这个例子里 你可以看到在这里拆成两段的斜率 比起全范围的斜率更加准确一些 要注意的是公式里使用的是绝对值 所以并不会产生出负数值 电压漂移误差的计算 可以用相似的方法来计算 但要注意的是有两个来源 一个是一开始就已经产生的电压偏移误差 而另一个就是电压漂移误差 电压漂移误差在摄氏 25 度 C 时为零 当温度脱离 25 度 C 时 这个温度差会使得电压漂移误差值增加 因此改变了整个电压偏移误差值 举个例子来说 摄氏 25 度 C 时有电压偏移误差 100uV 这个只是在室温下原本就有的电压偏移误差 而没有电压漂移误差项在里面 在摄氏 125 度 C 时 Offset 总共 250uV 其中 100uV 是一开始就有的电压偏移误差 而 150uV 就来自电压漂移误差之下 右边的表格显示了 温度对应的电压偏移误差的变化 记得电压漂移误差的斜率可以是正或负的值 所以两种情况都显示在上面 漂移误差在校正系统里非常重要 在校正系统里面 室温下的电压偏移误差 通常用软体来进行量测以及校正 然而温度漂移的校正是昂贵而且较困难的 所以我们更希望直接选取有较小漂移的 IC 器件 在这个应用例子 我们可以看到要如何计算电压偏移误差 所造成的 Output Voltage Error 输出电压误差 我们把电压偏移误差想成一个直流电压源 串联在运算放大器里面的正端 在这边我们用 0.1 个 mV 或一百 uV 的电压偏移误差 由于输入讯号来源非常小 只有一个 mV 所以电压偏移误差所产生的错误 就会相当的显而易见 途中产生增益一百倍 可由 1+R2/R1 得到 整体的输出电压结合了电压偏移误差 0.1mV 跟输入讯号 1mV 总共 1.1mV 再乘上增益一百倍 所以得到 110 个 mV 所以电压偏移误差造成了快 10% 的误差 这里显示了德州仪器不同运算放大器的 电压偏移误差范围 从 uV 到 mV 最上面列出的 OPA333 使用这种 zero drift 的零漂移技术 内建数位校正电路来最小化电压偏移误差 跟电压漂移误差 有些精准的 BJT 放大器使用 laser trimmimg 来达到电压偏移误差最小化 通常要有低的电压偏移误差 必须在带宽或其他特性去做选择 举个例子来说 OPA835 最佳化的速度 而不是电压偏移误差 此外 低价的放大器 经常是不会去做电压偏移误差 或电压漂移误差的最佳化 现在我们来看 Input Bias Current 输入偏置电流或称作 IB 以及 Input Bias Current Drift 输入漂移电流 输入偏置电流是指流入运算放大器输入端的电流 如图中所示 这个电流可以被模组化为一个电流源 连接至各个输入端 理想上 这两个 Input Bias Current 要相等 并且能互相抵消 但在实际上它们不但不相等 而且还造成了输入偏差电流 Input Offset Current 输入偏差电流 如果输入偏差电流很低 那它可以跟各个输入端的输入阻抗匹配 进而消除输入偏置电流所造成的电压偏压误差 在 BJT 放大器里面 输入偏置电流是指 分别流入 BJT 输入对的基极电流 一般而言BJT 放大器的偏置电流 会大于 MOSFET 和 JFET 放大器 TYP 值在 nA 这个范围 我们可以看到以 LM741C 为例 输入偏差电流最大大约是 200nA 而输入偏置电流最大大约是 500nA 在一些精准 BJT 放大器里 使用一种方法称为 Bias Current Consolation 抵消偏置电流来达到偏置电流最小化 这个方法是做在晶片内部 所以并不需要额外的外部器件 表现出来的样子 就是一个很低偏置电流的 BJT 放大器 抵消偏置电流的做法 是利用侦测输入偏置电流加总起来使其相等 并产生与偏置电流相反的电流来达到抵补 这样做产生的效果 是让原本有数百个 nA 的偏置电流 降至数个 nA 我们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表格当中 OPA277 输入偏置电流 最大是正负 1 个 nA 在先前的例子里 偏置电流必须流进 BJT 的基极 所以只有一个极性 在这边偏置电流可以有两个极性 因为当抵消偏置电流不是这么完美的时候 我们无法得知抵补完剩下的电流极性 会是正还是负值 在 MOSFET 或 JFET 的运算放大器里面 ESD 保护二极体的漏电流 是造成输入偏置电流的主要因素 MOSFET 栅极输入端拥有相当低的漏电流 所以它并不会产生很大的偏置电流 你可以看到这个例子里 OPA369 的输入偏置电流最大才 50 个 pA 要记得一件事那就是低的偏置电流 和整个温度范围的关系 在 MOSFET 放大器里面 每 10 度 C 偏置电流可以变化到两倍 在左边这个例子里 我们可以看到 OPA350 在超过摄氏 25 度 C 时 输入偏置电流很明显的增加 所以说不能只注意室温下的偏置电流值 因为在更高温度下会有很明显的错误 请注意图片纵轴是用 log 函数为单位 而在 BJT 放大器里面室温下初始的 输入偏置电流通常都比较大 所以输入漂移电流变化可以说是相对很小 在右边这个例子里 我们可以看到 OPA277 在超过摄氏 75 度 C 时 输入偏置电流才开始明显增加 请注意图片纵轴是线性刻度单位 偏置电流的计算跟偏压误差的计算是非常相似的 首先我们用两个电流源分别接至 运算放大器的正负输入端 当成是偏置电流模组 请注意接至正端输入的偏置电流 是回灌到输入信号源那边 那边如果没有电阻来源将不会造成任何误差 但如果有个电阻来源连接至正端输入 那偏置电流会产生出一个电压误差 这边会出现的误差是由于负端输入的 输入偏置电流流过 R1 以及 R2 如果我们用节点分析来看 可以看到输出电压等于 Ib 乘上回溯电阻 然后我们可以接着算出 Ib 和输入讯号对应输出电压 利用重叠定理 我们可以分别把 Bias Current 产生的输出讯号 等于 20mV 以及输入讯号所导致的输出讯号 100mV 加进去 当然前提是它们得独立不相关 在这个例子里 全部加总的输出电压是 120mV 输入偏置电流产生的误差是 20% 请记得这个误差的计算 是用在高温下 Ib 的值去进行计算 如果用室温下的值去做计算 会发现误差值明显的小了很多 这个表格显示了不同的德州仪器运算放大器 对应到他们的输入偏置电流 在特别的 CMOS 放大器范围可以到 pA 等级 但一般高速以及商用运算放大器 都是高至数百个 nA 请注意 BJT 放大器的输入偏置电流 通常高于 CMOS 放大器 当 BJT 放大器内建抵消偏置电流电路在里面 像是 OPA277 会比没有内建抵消偏置电流电路在里面 像是 OPA2111 有较低的输入偏置电流 这段视频就介绍到这边 感谢您的观看 接着来牛刀小试一下 看你对这段视频了解了多少
课程介绍 共计2课时,30分59秒

[高精度实验室] 运算放大器 : 2 输入失调电压与输入偏置电流

Precision Labs 运算放大器 信号链 输入失调电压 输入偏置电流 高精度实验室 TIPL

对于导致直流运算放大器输入误差的主要原因,您了解多少?

  * 了解室温下的输入电压偏移和输入偏置电流规格非常容易。但是,如果将温度考虑进来,会怎样?您如何正确解释这些参数在数据表图中的统计学分布并将其运用于您的总体误差分析?学完此课程,您将深入了解导致直流运算放大器输入误差的两大因素:输入电压偏移 (Vos) 和输入偏置电流 (Ib)。除了规格,我们还将展开更深入的探讨,了解不同的输入级拓扑和硅工艺技术如何影响 Vos 与 Ib。

  * 该视频系列讲述运算放大器输入电压偏移和输入偏置电流理论,并将该理论运用于动手实验,其中包括使用真实电路和测试设备进行的 TINA-TI 电路仿真和实验。

展开

推荐帖子

MSP430电平转换
说道到这个电平转换,写程序的时候居然还要示波器来观察现象,表示我们交的是211的学费,上的却不是211大学,创新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真的是少的可怜啊,我级不吐槽了说说这个电平转换的一些知识还有看法吧。。    看到原理图首先得说说接线帽的问题,这个很重要,接线帽 的使用会连接到不同的引脚上,大家看原理图的时候就会知道啦,只是要小心要细心。 虽没有示波器,但是用软件的方式把led灯当作...
Aguilera 微控制器 MCU
DP83822I工业以太网PHY自协商功能与其Strap电阻配置
本帖最后由 qwqwqw2088 于 2019-11-1 11:44 编辑 在工厂自动化应用中,由于现场设备节点数量与日俱增,同时对于自动化设备加工精度与实时性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串行工业总线已经无法满足生产线同步性与大规模数据传输的要求。以太网逐渐成为主流,基于以太网全球主流OEM开发确定性网络工业以太网协议包括Profinet, Ethercat, Powerlink等。这些协议都需要以...
qwqwqw2088 模拟与混合信号
CCS5.5.0编译问题之” version of compiler版本不同”
编译警告: This project was created using a version of compiler that is not currently installed: 6.0.3 [C2000]. Another version of the compiler will be used during build: 6.2.0. Please install the compi...
fish001 微控制器 MCU
AMO上转载关于dsp烧写和外扩RAM
1.DSP程序的串口下载方式。 这种方式可以省了买仿真器的一笔很大的花费,这个电路上有什么特别之处么?跟一般的串口通讯电路有何不同? 是不是一片Max232加几个电容,然后接到芯片上的相应引脚就行了? 相比JTAG来说,串口是只能下载不能在线仿真么? 2.外扩存储器问题。 看了好多网上卖的开发板,发现都有扩展的RAM和ROM,弱弱的问一句,难道是因为DSP本身的存储器不够大么? 我看2...
Aguilera 微控制器 MCU
分享到X
微博
QQ
QQ空间
微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机器人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文章 手机版

站点相关: EEWORLD首页 EE大学堂 论坛 下载中心 Datasheet 活动专区 博客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