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 大学堂

电子封装中的力学

电子封装 力学 共25课时 8小时19分21秒
简介

精密加工中的建模,仿真与切削力学分析                                 (主讲教师:程  凯 教  授)
电子封装中的力学问题                                                 (主讲教师:刘  胜 教  授)
纳微系统中的表面与界面物理力学——实验、跨尺度模拟及理论建模         (主讲教师:赵亚溥 研究员)
先进轻质结构的优化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                                 (主讲教师:张卫红 教  授)
从“成形”加工到表面完整性抗疲劳制造                                 (主讲教师:张定华 教  授)
微尺度塑性力学与跨尺度关联                                           (主讲教师:李振环 教  授)

课程目录
展开全部

猜您喜欢

推荐帖子

非线性运算的定点快速实现
在数值运算中,除基本的加减乘除运算外,还有其它许多非线性运算,如,对数运算,开方运算,指数运算,三角函数运算等,实现这些非线性运算的方法一般有:(1)调用DSP编译系统的库函数;(2)查表法;(3)混合法。下面我们分别介绍这三种方法。1.调用DSP编译系统的库函数TMS320C2X/C5X的C编译器提供了比较丰富的运行支持库函数。在这些库函数中,包含了诸如对数、开方、三角函数、指数等常用的非线性函
Aguilera DSP 与 ARM 处理器
“慧眼”识泰克PCIe:看到这样的12306的验证码,电子工程师乐了
[align=left][b][color=black][font=微软雅黑][size=4]“慧眼”识PCIe:看到这样的12306的验证码,电子工程师乐了[/size][/font][/color][/b][/align][align=left][b][color=black][font=微软雅黑][size=4][/size][/font][/color][/b][/align][align
橙色凯 测试/测量
UHF Gen 2标准应用简述
UHF Gen 2标准应用简述   同Gen 0和Gen 1比较起来,Gen 2具有更好的加密技术,提高了数据的安全性能,减轻了人们对应隐私问题的担忧。不仅如此,同Gen 0和Gen 1相比,Gen 2提供了更多的功能,比如说,在配送中心高密度多个识读器环境下工作。  另外,Gen 2允许用户对同一个标签进行多次读写(Gen 0只允许进行识读操作,Gen 1允许多次识读,但只能写一次,即WORM)
tmily 无线连接
【晚十点直播】电容在电路中的作用
[align=center][/align]电容作为一种储存电荷的无源元件,应用十分广泛,几乎在所有的电路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影。而在各种不同类型甚至同一个电路中,电容们也可能出于不同的用途而成为其中的一环。那么,电容在电路中到底会起到怎样至关重要的作用呢?:puzzle:下面,版版在时隔两月再来发起“针对电容再电路中所起到的作用”的讨论:[b]1.大家在设计中会怎么去应用电容呢?[/b][b]2.电
okhxyyo PCB设计
求SD卡视频录像机完整方案
技术要求:1、影像设备:1/3英寸彩色CCD2、最低像素:640×4803、最低水平分辨率:420线4、压缩方式:MPEG-4、H.2635、最低帧速率:30fps6、白平衡:自动7、最低照度:0.5lux8、PC连接:USB2.08、其他:最大支持8G SD卡,有DV-OUT输出Q Q:1 5 1 4 1 2 2 4Email:[email=linghu0060@sina.com]linghu0
zyf1987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
DCDC无输出
PVDD33有3V3;AVDD33有3V3;DCDC_EN有3V3;DCDC_IREF有0.5V;DCDC_SW没输出;换过IC了,还是不行;没思路了。
290627303 模拟电子
讲师简介
刘胜(Liu Sheng,Professor),美国斯坦福大学博士(1992),中国杰青
(1999)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4),2009年首批入选中组部“计划”,ASME Fellow(2009)、IEEE Fellow(2014)。1992年到1995年在佛罗里达理工学院任教。1995年到2001年任美国Wayne州立大学机械工程系和制造研究所终身教职,电子封装实验室主任。2002年5月到2006年受聘为科技部微机电系统重大专项总体专家组专家;2006年11月到2011年10月受聘为科技部半导体照明重大项目总体专家组专家;2012年3月至今受聘为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先进制造技术领域主题专家组专家。

2001年至2013年作为华中科技大学微系统研究中心主任、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微光机电系统研究部负责人,筹建了集中机械、物理、材料、光电等多学科的科研团队并取得巨大成功(所在实验室多年次论文发表质量和数量均列全校团体第一,并孵化了昭信光电、昭信半导体装备制造、武汉飞恩等掌握自主核心产业技术的公司)。

主要研究方向为微电子、光电子、LED、MEMS、汽车电子系统封装和组装、快速可靠性评估及设计,微电子机械系统的微尺度检测和计算机辅助设计,IC及PCB设计,先进材料及力学等。所做研究一直得到美国NSF、SRC和中国NSFC重点基金、863项目、973项目、国家IC装备重大专项以及国内外工业界的大力支持。

发表论文SCI 收录 220 余篇,被 30 多个国 家的著名学者(包括 70 余名国际学会会士和 10 余名中国和美国院士)广泛引用。出版 英文专著 2 部,授权发明专利 180余项。
推荐内容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机器人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版权声明

站点相关: 汽车电子 智能硬件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