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介绍
相关标签: 计算机控制

本课程系统地介绍了国际控制界应用最广的MATLAB语言及其在控制系统研究中的应用,侧重介绍MATLAB语言编程基础与技巧、科学运算问题的MATLAB求解、线性控制系统的建模、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非线性系统的仿真分析、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等。


第1章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概述
01-01 为什么采用MATLAB语言
01-02 课程的主要结构
01-03 控制系统计算机辅助设计方法概述
第2章 MATLA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02-01 MATLAB语言程序设计基础
02-02 MATLAB语言图形绘制方法
02-03 图形用户界面设计技术
第3章 科学运算问题的MATLAB求解
03-01 线性代数问题求解
03-02 代数方程求解
03-03 微分方程求解
03-04 最优化问题求解
第4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04-01 线性连续系统的数学模型输入
04-02 线性离散系统的数学模型输入
04-03 系统模型的相互转换
04-04 方框图模型的化简
04-05 线性系统的模型降阶
04-06 线性系统的模型辨识
第5章 线性控制系统的计算机辅助分析
05-01 线性系统的定性分析
05-02 线性系统的时域分析-解析求解与数值求解
05-03 线性系统的根轨迹分析
05-04 线性系统的频域分析
05-05 多变量系统的频域分析
第6章 非线性系统的仿真方法
06-01 Simulink建模基础
06-02 控制系统建模与仿真
06-03 Simulink的高级技术
第7章 控制系统的经典设计方法
07-01 超前滞后校正器设计
07-02 状态空间设计方法
07-03 最优控制器设计
07-04 多变量系统频域设计
第8章 PID控制器的参数整定
08-01 PID控制器参数整定方法
08-02 PID控制器程序设计界面
第9章 分数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09-01 分数阶微积分的定义与计算
09-02 分数阶系统的分析与控制器设计

显示全部 ↓
推荐视频

    猜您喜欢

    推荐帖子

    LauncPad 1602液晶驱动,4位模式
    LauncPad到手也有段时间了,芯片的基本功能都试了一遍,发个用MSP430G2211驱动一个刚到手的1602液晶,使用4位模式。
    wm20031015 微控制器 MCU
    关于ICC AVR编译器的问题
    刚刚入门所以我在运行程序时出现错误如下:D:\森汉机器人光盘备份\程序\6S-C语言\basal.c(2): Could not find include fileC:\icc\bin\imakew -f test.makC:\icc\bin\imakew.exe: Couldn't open D:/icc/include/macros.h GetLastError() = 3Done: ther
    zhaohepi 机器人开发
    【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CC3000硬件验证
    拿到TI寄过来的评估板后,就开始打样PCB了,国庆前就已经焊接好板子,只是家里网络出现问题,无法上网发帖,后来管理员还特意加了我QQ询问我的进度情况,真是对不住呀,到现在才过来发帖子展示一下进度。我提交的创意是用金刚狼评估板驱动CC3000链接上家里的无线路由器,获取天气信息显示在OLED显示屏上,后面想想天气预报没多大意义,手机上已经有了,而且天气预报经常也不准确,现在就想改为获取室内室外的温度
    stormbreaker 微控制器 MCU
    【收藏】从android2.3.3到android4.2:最全的android系统源码下载大集合
    [i=s] 本帖最后由 gooogleman 于 2014-3-19 11:47 编辑 [/i][hide]115网盘下载,android源码大集合,包括2.3.3、2.3.4(新增)、2.3.5、2.3.7、4.0.1(重新上传,无CRC错误)、4.0.3 、4.0.4(新增)七个版本的android系统源码:注意:115不给力了。下载资源只能用115的优蛋下载器去下载了。。下载链接回复后可见a
    gooogleman 嵌入式系统
    怎么学到好的单片机编程思想
    我用C语言进行单片机编程,虽然功能都实现了但是感觉自己就是在为了实现功能而堆砌代码,感觉很乱没有章法,打个比方:就像一副人体骨架,有个人形,但没有人样,骨骼之间的关节都是靠胶水或拉线连接起来的,生硬而呆板。这个骨架需要包上皮肉,加上灵魂,这样有血有肉有思想的程序才是我想要的,可是我怎么才能做到呢?朋友,如果您有这方面的经验请指点迷津!或者给我推荐一些关于单片机编程思想的好书吧,不胜感激!
    pl89721 嵌入式系统
    【转】一个工程师有关FPGA项目的感言
    1. 要和人配合。以我们做硬件的工程师为例,测试的时候一般都需要软件的配合,一个对硬件来说无比复杂的工作,可能在软件工程师看来就是几行简单的代码。所以要和人配合,多听听别人的意见,这样必然可以产生新的 know-how 从而加快测试和开发的速度,退一步讲,至少没有坏处。2. 测试还是要别人来做。开发者看待自己的产品有如看待自己,大多是没有勇气去发现缺点的。一是源自自尊心,二是为了避免额外的工作。所
    eeleader FPGA/CPLD

    推荐内容

    可能感兴趣器件

    完成课时学习+分/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机器人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版权声明

    站点相关: 汽车电子 智能硬件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