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程为精品课,您可以登录eeworld继续观看:
  • 状态反馈和状态观测器(二)
  • 登录
课程介绍
本系列通过对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状态空间、传递函数矩阵等的学习,来了解线性系统的理论意义以及运算方法。以状态空间法为主要工具研究多变量线性系统的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航天等技术发展和控制理论应用范围的扩大,经典线性控制理论的局限性日趋明显,它既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也不能解决理论本身提出的一些问题,这就推动了线性系统的研究,于是在1960年以后从经典阶段发展到现阶段。美国学者R.E.卡尔曼首先把状态空间法应用于多变量线性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能控性和能观测性两个基本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线性系统理论又有了新发展,出现了线性系统几何理论、线性系统代数理论和多变量频域方法等研究多变量系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推荐视频

    猜您喜欢

    推荐帖子

    STM32的ISP速度如何?
    我没有试验过ISP的时间现在客户考量生产问题,打算生产时ISP烧录,用STM32做一个ISPProgrammer,这样就鸡生蛋蛋生鸡无穷尽也
    ubeczigbee stm32/stm8
    开关电源稳定性的设计与测试!
    [size=3][b]引言[/b][/size][size=3]众所周知,任何闭环系统在增益为单位增益l,且内部随频率变化的相移为360°时,该闭环控制系统都会存在不稳定的可能性。因此几乎所有的开关电源都有一个闭环反馈控制系统,从而能获得较好的性能。在负反馈系统中,控制放大器的连接方式有意地引入了180°相移,如果反馈的相位保持在180°以内,那么控制环路将总是稳定的。当然,在现实中这种情况是不会
    木犯001号 电源技术
    AV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
    [size=4]请问各位大虾,AV信号是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呀?[/size]
    rabbit-cricket 模拟电子
    晶体管电路设计(上下册)
    本书是实用电子电路设计丛书之一,共分上下二册。上册主要内容有晶体管工作原理,放大电路的性能、设计与应用,射极跟随器的性能与应用电路,小型功率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应用,功率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共基极电路的性能、设计与应用,视频选择器的设计与制作,共射-共基电路的设计,负反馈放大电路的设计,直流稳定电源的设计与制作,差动放大电路的设计,运算放大电路的设计与制作。下册主要介绍晶体管/FET电路设计技术的基础
    arui1999 下载中心专版
    Jlink V7烧了,能不能修?
    我的板子碰上了交流电,直接连带Jlink和电脑主板都报销了。插上这个Jlink,电脑提示无法识别的USB设备,我测量了这个V7 USB的两条信号线之间,只有6欧姆电阻,那两个10欧姆的电阻直接开路了。换好那两个电阻,再插电脑上,连无法识别的USB设备都不出了,直接没反应还有修好的希望吗?
    banana 单片机
    TimerB有两个中断向量,如何设置才能进入TimerB的第二个中断向量呢?
    [i=s] 本帖最后由 helloxieyu 于 2015-4-10 10:01 编辑 [/i]int main( void ){WDTCTL = WDTPW +WDTHOLD;BCSCTL1 = CALBC1_1MHZ;DCOCTL= CALDCO_1MHZ;P1REN|=BIT1;P1DIR|=BIT1;//中断设置,估计这里有问题,TimerB有两个中断向量,如何设置才能进入TimerB的第
    helloxieyu 微控制器 MCU

    推荐文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观测器设计 2011年09月05日
    近年来,鉴于神经网络的特性和发展潜力,神经网络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伴随着控制对象复杂性的提高,系统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和难以确切描述的非线性特性也随之增多,神经网络的研究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与传统控制系统状态观测器相比,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具有更强的逼近非线性函数的能力和容错性,尤其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与线性定常系统中的设计 相比,本文是在非线性系统中利用前馈神经网络...
    离散随机线性系统的可观性和可控性 2008年10月23日
      1)    离散随机线性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   对于上述离散随机线性系统   Xk=FXk-1+TUk   Yk=HXk+Nk   定义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分别如下:   l     可观测性:给定控制后,能在有限的时间间隔内根据系统输出惟一地确定系统的所有起始状态,则系统是完全可观。如果只能确定部分起始状态,则系统不完全可观。   l    ...

    推荐内容

    可能感兴趣器件

    完成课时学习+分/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机器人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版权声明

    站点相关: 汽车电子 智能硬件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