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单相整流电路

+荐课 提问/讨论 评论 收藏
  • 本课程为精品课,您可以登录eeworld继续观看:
  • 5.3 单相整流电路
  • 登录
  • 课程目录
  • 相关资源
  • 课程笔记

我们这节课来讲单相整流电路 好,主要内容呢 包括单相半波整流电路、全波整流电路、全桥整流电路 现在讲单相半波整流 那么如图所示 一个二极管就可以构成最简单的单相半波整流 我们来理解概念 只要没有负压就是直流电 直流电并不是说恒压直流才是直流 它只是直流电的特殊形式 我们利用电流来判断我们这个输出是不是直流 那么有二极管存在 它只可能流过顺时针的电流 那么电流在电阻上产生的压降就是输出电压 它永远是正的 所以呢这是一个整流电路 我们对它进行仿真 黄色的呢 是变压器次级的输出电压 是一个正弦波 那么只有电压为正的时候二极管才会导通 才会在电阻上形成一电压 所以是粉色的 那么既然流过二极管就会有管压降损耗 所以呢会有一个二极管的管压降损耗 输出要低一点 那么在低压电路中 二极管的管压降直接就决定了效率的高低 这个是 0.7V 你只有几伏的话直接就占掉百分之几十 那么我们看看加滤波电容以后的效果 我们接一个一千微法电容 1k 的负载,非常轻的一个负载 我们可以看到 电容的放电 这部分电容充电 这里断开以后 电容来供给负载上的电 但电容很大而负载很轻 放电非常缓慢,压降很小 所以电容上的电呢几乎下不去 那我们就是可以看成呢 Uo 近似为恒压 这就是一个比较好的直流电源了 我们把负载加重,变成100 那么这时候可以看出明显的 电容这里断开以后 二极管不导通 断开以后电容对电阻放电 这是一个 RC 放电的过程 我们继续把负载加重,加到 10Ω 这时候我们可以看出 电容剧烈的下降 这个时候呢滤波基本上已经成锯齿波状了 这时候滤波效果就不是很好 我们下面讲全波整流 那么这样一个带中心抽头变压器 在输出电压正半周的时候 N2 线圈工作 电流呢经 D1 自上而下流过负载 在负半周的时候呢 N3 工作,经 D2 由下往上 又从上往下 也是流过负载 产生正向电压 它的优点 正负电压部分 正半周负半周均整流 而且呢只路过了一个二极管 每次只路过一个二极管 只有一个二极管的管压降 这是优点 那么缺点是什么呢 缺点是变压器利用率只有一半 每次只有一半的线圈在工作 此外它的二极管的耐压也会倍增 我们解释一下这个 我们假设 D1 导通 就一根线 我们把多余这个表擦掉 我们可以看到 N3 和 N2 线圈产生的电压 都加载在上了地上 两个半线圈电压都加在地上 所以它的耐压是倍增的 我们看一下全波整流的仿真 VM 是两点的电压差 整个线圈电压非常高 那么 U2 呢是单独一个线圈 U2 对地电压也就是 N2 线圈电压 只有一半,它电压率只有一半 利用这一半电压 好,Uo 是输出电压 对正负半负都整流,翻上去 略低一点 我们把它 波形分开 整个变压器输出是 12V 只能利用一半,利用 6V 整流完了以后呢正负均整流 折上去全部翻上去得到的直流电 半波与全波滤波的对比 两个电路呢采用相同的滤波电容和负载 所以它有相同的时间常数 我们可以看到 虚线是不带滤波的时候 带滤波呢时间常数一样 所以它们的衰减曲线有一半是重合的 半波全波重合 在另外一半不一样 滤波以后呢全波会比半波多出红色的面积 半波的滤波效果显然是不如全波的 我们下面讲全桥整流 那么正半周 电流的路径是这样的 经过 D1、D4 自上而下流过负载 正向电压 负半周的时候呢 电流进另外两个二极管 D2 和 D3 也是上正下负的这么流过负载 那么全桥整流我们可以看到 它的电流路过两个二极管 所以要消耗两个管压降 它适用于高压整流场合 如果是低压的话 耗两个二极管损耗率太大了 我们看它 全桥整流二极管呢只承受单倍峰值电压 我们假设1、4导通,变成导线 那么呢 每个电压都是加载在 D2 或者 D3 上 只加载一倍的电压 这是它的优点 所以它适用于高压场合 我们看它的缺点 主要缺点就是它有两倍的管压降 我们看到 总共才 6V 它去掉了 1.4V 管压降非常严重 我们把全桥与全波作一个对比 它们最大的差别就是损耗 蓝色是交流电 对交流电进行整流 全波和全桥都能够对正负进行整流 都长得还挺好 但是呢全桥比全波要低一个管压降 我们说下半波全波和全桥整流的适用范围 因为二极管呢实际上不值钱 它不管是数量还是耐压都不是考虑的首选 我们最重要的考虑是效率 那么当电压很高的时候 我们使用普通变压器,使用全桥整流 它的损耗呢在整个高压里面的比例很小,可以忽略不计 但是呢它利用,有利于在高压下工作 所以我们选这种 在低压场合就看你有没有中心抽头变压器 有中心抽头变压器你肯定是要选全波整流 它的滤波效果好 如果没有 那你就选半波整流 用普通变压器 效率优先 本课小结 单相半波整流的原理 只能让电流从这个方向过 所以呢负载上一定是上正下负的电 这就是整个电路 它的优点 只消耗一个二极管的管压降 这就是优点 缺点呢 缺了一个波 只有正半轴才整流,负半轴不整流 效果不好 全波整流原理的优缺点 它的优点 正负半轴都有,都有 只路过一个管压降 损坏比较小 缺点是什么 缺点是这么大的电压只用一半 那么半波与全波带电容以后的效果对比 带电容以后半波可以弥补回一部分 但是呢比全波来说还差了红颜色的面积 它的直流效果半波就是不如全波 那么全桥整流的优缺点呢 最大缺点就是耗两个管压降 优点呢它只承受 每个二极管只承受 一倍的峰值电压 它的适用范围呢 高电压的这种适合 高电压 这个管压降占的比例就不会太大 现在图上呢是因为是低电压 一共才 6V 所以呢管压降很明显 好,这节课就到这里
课程介绍 共计80课时,9小时48分45秒

电子电路基础知识讲座

电源 MOSFET 放大器 噪声 电子电路基础 university

本系列课程目前共有80讲,由青岛大学和TI德州仪器联合推出,傅强老师主讲。从模拟及电源出发,系统系列地讲解了电路设计上的基础知识,从多方面多角度给学员提供了全面学习的机会,也是工程师快速查找相关基础知识的便捷手段。

推荐帖子

ccs5.2.1安装问题
在安装ccs5.2.1时总是报错:One or more features were not installed correctly.Please look at the log C:/Program Files(x86)........有没有人遇到过这种问题啊?...
wranmaoyi DSP 与 ARM 处理器
【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焊接完成,第一个程序,LED流水灯
【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焊接完成,第一个程序,LED流水灯 为了验证焊接是否成功,我只焊了复位电流和几个LED灯,先是用EXP430G2开发板下载程序,下了很多次都在downloading时提示通信错误,只有一次成功,平时下MSP430G2553都没有问题,怀疑是仿真器版本过低导致,后来换成EXP430FR5969的开发板问题解决了。跑了一个LED流水灯程序,证明单片机焊接良好。我焊好的最最小系...
littleshrimp 微控制器 MCU
【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定时器TIMERA
本帖最后由 billjing 于 2014-11-20 22:46 编辑 在基于MSP430库编程时,感觉有点别扭,灵活不够,而且库文件比较多,查找起来不太方便。从学习TIMERA定时器来说,初使化函数比较方便,但是对于中断,研究了好长时间,定时器初使化为上升模式,有两个中断,如图 第一个是定时器触发CCR0中断,第二个是定时器溢出中断,其中定时器CCRO中断优先级最高,溢出中断还没有找到中...
billjing 微控制器 MCU
[TI首届低功耗设计大赛]--从点亮一个LED迈出一小步
         头文件搞定了就开始我们的编程咯而在这之前还是的搞搞我们的开发环境了,我用的是IAR6.1不过个人想在开始想玩CCS奉劝各位还是用CCS吧,毕竟优势还是挺明显的毕竟有对比才知道那家好,我主要是最近比较忙所以懒得下CCS上传个IAR的破解软件         好了搞...
908508455a 微控制器 MCU

eew_vuUGKG

傅强老师讲的这个知识覆盖很广,很适合刚入门,或者刚毕业的自学。

2024年05月11日 23:18:04

dsl7392

基础的东西,再看一遍

2023年03月29日 16:05:42

单片机学海无涯

播放不出来

2022年11月19日 11:15:49

郝艳强

赞,都是干货,感谢老师

2022年03月31日 21:34:33

小太阳yy

这个要是有问题能提问 就好了

2021年09月06日 17:45:20

风语者之哥

1.2.1 中开关刚刚合上的瞬间,AM6等于4.5V应该是VF2除以R6,视频讲错了

2021年02月10日 15:59:41

lihaifeng280

学完受益匪浅,感谢老师,感谢博主

2021年01月07日 18:17:45

shenghuifeng

夯实基础,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加油加油!

2020年12月17日 16:27:31

sunm_wang450

课时12 3.1.3 二极管的分类中,有关稳压管的部分讲的是有问题的, 10V电池,直接供电给5V稳压管,当电池电流小于稳压管能承受的电流时, 即稳压管功率没有达到最大值时(散热充分)就可以达到稳压5V的效果。 不太确定是我错了,还是视频中讲错了,希望大家讨论指正。

2020年11月11日 00:10:39

guojunbjut

这种结合最新的芯片,最新的用法,对电路的讲解,感觉比较实用,比传统上只讲基本原理好很多。

2020年10月22日 09:09:43

分享到X
微博
QQ
QQ空间
微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文章 手机版

站点相关: EEWORLD首页 EE大学堂 论坛 下载中心 Datasheet 活动专区 博客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