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介绍 Scan Interface 技术集成于 TI MSP430 系列超低功耗单片机,可适用于基于 LC sensor 检测方式的流量表方案
共4课时1小时4分37秒
本教程主要讲Linux进程间通信,简单易懂,想不会都难的视频教程,主要内容有进程通信概述、管道通信、信号共享内存、消息队列和信号量等内容
共6课时2小时6分10秒
TCP/IP协议是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的简写,中译名为传输控制协议/因特网互联协议,又名网络通讯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
共42课时1天8小时51分52秒
课程目标是通过本课程及其它相关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掌握硬件描述语言设计数字系统的手段、方法和思想,掌握常用EDA开发软件,将HDL硬件描述语言编程方法和FPGA的开发技术及符合工程规范的系统设计技术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同时了解学科最新进展,理论与联系实际,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
共30课时20小时45秒
QuartusⅡ软件的基本操作、VHDL语法介绍、FPGA设计实例和NiosⅡ设计实例。首先介绍了QuartusⅡ的基本操作,包括工程的新建、代码的编辑、原理图的设计、VHDL代码设计、仿真及FPGA配置文件的下载等FPGA的设计。之后详细介绍了VHDL的基本语法,且配合VHDL程序实例以一个一个VHDL知识点的方式介绍,让读者从复杂的VHDL语法中解脱出来。然后,以实例为切入点,从简单到复杂,介绍了组合电路的建模、时序电路的建模、综合实例的设计。接下来在NiosⅡ的讲解中,基于DS18820的温度传感系统和基于PCF8563的时钟实时显示系统。
共22课时8小时30秒
教程用循序渐进的手法和项目驱动的案例,由浅入深的讲解linux的基础部分和实用部分,内容包括linux历史,安装,网络配置,服务器搭建等知识点。
共22课时16小时46分48秒
共1课时39分31秒
共15课时16小时30分25秒
TI的Sitara™处理器具有独特的子系统,称为可编程实时单元工业通信子系统(PRU-ICSS),可实现实时工业通信协议的集成,并且无需外部ASIC或FPGA。 本视频演示了PRU-ICSS子系统如何在处理器和多个模数转换器(ADC)之间提供灵活的接口,以提高数据采集性能。 Tune正在审查PRU-ICSS的优势,并使用单个PRU-ICSS从六个8通道ADC中采集数据,每个采样率为256ksps。
共1课时2分33秒
共27课时18小时51分48秒
共23课时8小时53分11秒
教程采用由浅入深,层层推进的方法进行讲解。通过本教程的学习,能较为全面、深入的掌握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的基本原理,能够读懂读通μC/OS的包括内核、任务管理、时间和中断管理、信号量管理、互斥信号量管理、事件标志组管理、消息邮箱管理、消息队列管理、内存管理的源代码,能将μC/OS移植到不同平台中去,并能在移植的过程中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不会出现在没有掌握μC/OS而强做移植时出现的困难和错误。
共28课时4小时37分23秒
第一章 概论 第二章 嵌入式系统的设计方法学 第三章 嵌入式处理器 第四章 存储系统 第五章 总线与通信接口 第六章 I/O接口电路 第七章 嵌入式操作系统
共46课时1天13小时29分26秒
该课程介绍了业界首颗专门针对RGB LED 设计的驱动器LP50xx的特点和性能,并展示了该驱动器控制LED圆环的优异表现。
共1课时4分30秒
本课程课程要求学生具备C语言编程基础,在课程中逐步讲解ARM微控制器(单片机)与嵌入式系统,面向实践安排教学,鼓励动手实践和自由创新,适合想参与科技活动的本科生和爱好者。
共59课时17小时24分50秒
掌握Linux常用操作命令,与系统管理;理解嵌入式系统进程管理,文件管理,Linux内核;熟悉ARM在不同硬件平台下的操作系统移植和设备驱动文件管理等相关知识,学习QT程序开发,进行嵌入式系统程序的调试。使学生学会嵌入式开发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掌握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常用算法;
共82课时17小时3分44秒
RT-Thread 是一款主要由中国开源社区主导开发的开源实时操作系统(许可证GPLv2)。实时线程操作系统不仅仅是一个单一的实时操作系统内核,它也是一个完整的应用系统,包含了实时、嵌入式系统相关的各个组件:TCP/IP协议栈,文件系统,libc接口,图形用户界面等。
共8课时12小时9分46秒
共4课时6小时48分28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