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课程为精品课,您可以登录eeworld继续观看:
  • 传递函数矩阵的状态空间实现(一)
  • 登录
课程介绍
本系列通过对线性系统的状态空间、状态空间、传递函数矩阵等的学习,来了解线性系统的理论意义以及运算方法。以状态空间法为主要工具研究多变量线性系统的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航天等技术发展和控制理论应用范围的扩大,经典线性控制理论的局限性日趋明显,它既不能满足实际需要,也不能解决理论本身提出的一些问题,这就推动了线性系统的研究,于是在1960年以后从经典阶段发展到现阶段。美国学者R.E.卡尔曼首先把状态空间法应用于多变量线性系统的研究,提出了能控性和能观测性两个基本概念。20世纪60年代以后,现代线性系统理论又有了新发展,出现了线性系统几何理论、线性系统代数理论和多变量频域方法等研究多变量系统的新理论和新方法。

推荐视频

    猜您喜欢

    推荐帖子

    世贸天阶-全北京向上看!
    转自:38度灯光论坛可能很多朋友都已经知道,北京世贸天阶的超级LED屏幕,号称是世界第二,亚洲第一。 去现场看是比较震撼。找了一个机会和做LED屏幕的朋友。去震撼了一把。如果想具体了解 先看看他们的官方网站吧[url]http://www.theplace.cn/[/url][b]让我们先看一段世贸天阶的楼盘广告:[/b]世贸天阶定位于“结合美食、娱乐、空间艺术、时尚信息橱窗以满足看、听、嗅、味、
    gina 工业自动化与控制
    关于USB转红外
    如题用USB转红外要怎么样才可以实现了??哪位路过的大侠指点下呀
    ttdatazx 无线连接
    【视频分享】电源设计小贴士32和33:注意SEPIC耦合电感回路电流
    简介:在本《电源设计小贴士》中,我们将确定 SEPIC 拓扑中耦合电感的一些漏电感要求。在不要求主级电路和次级电路之间电气隔离且输入电压高于或者低于输出电压时,SEPIC 是一种非常有用的拓扑。在要求短路电路保护时,我们可以使用它来代替升压转换器。[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NDAwOTU1MDQw/v.swf[/flash]更多T
    德州仪器_视频 模拟电子
    在公众号看见个图片
    btty038 聊聊、笑笑、闹闹
    串行口应用编程实例
    1. 串口方式0应用编程 8051单片机串行口方式0为移位寄存器方式,外接一个串入并出的移位寄存器,就可以扩展一个并行口。例:用8051串行口外接CD4094扩展8位并行输出口,如图所示,8位并行口的各位都接一个发光二极管,要求发光管呈流水灯状态。 串行口方式0的数据传送可采用中断方式,也可采用查询方式,无论哪种方式,都要借助于TI或RI标志。串行发送时,可以靠TI置位(发完一帧数据后)引起中断申
    rain 单片机
    谁能提供一个vs2005下控制ARM2440的IO或AD的例子呀?
    刚开始学WIN CE的菜鸟。想了解VS 2005下如何控制ARM2440的IO或AD。哪位老大能给个例子,不胜感激。只有这么多分啦。
    polluxzy ARM技术

    推荐文章

    基于改进神经网络的非线性系统观测器设计 2011年09月05日
    近年来,鉴于神经网络的特性和发展潜力,神经网络成为研究的热点之一。伴随着控制对象复杂性的提高,系统存在的不确定因素和难以确切描述的非线性特性也随之增多,神经网络的研究和发展显得尤为重要。与传统控制系统状态观测器相比,神经网络状态观测器具有更强的逼近非线性函数的能力和容错性,尤其适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 与线性定常系统中的设计 相比,本文是在非线性系统中利用前馈神经网络...
    离散随机线性系统的可观性和可控性 2008年10月23日
      1)    离散随机线性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   对于上述离散随机线性系统   Xk=FXk-1+TUk   Yk=HXk+Nk   定义系统的可观测性和可控制性分别如下:   l     可观测性:给定控制后,能在有限的时间间隔内根据系统输出惟一地确定系统的所有起始状态,则系统是完全可观。如果只能确定部分起始状态,则系统不完全可观。   l    ...

    推荐内容

    可能感兴趣器件

    完成课时学习+分/次

     
    EEWorld订阅号

     
    EEWorld服务号

     
    汽车开发圈

     
    机器人开发圈

    About Us 关于我们 客户服务 联系方式 器件索引 网站地图 最新更新 手机版 版权声明

    站点相关: 汽车电子 智能硬件

    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大街18号B座15层1530室 电话:(010)82350740 邮编:100190

    电子工程世界版权所有 京B2-20211791 京ICP备10001474号-1 电信业务审批[2006]字第258号函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33920号 Copyright © 2005-2025 EEWORLD.com.c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